难交困新知,触事得晚悔。
人方趋势富,我独居老大。
悠悠强衰颜,耿耿堕末界。
岂无相于迹,襟腑殊恶爱。
羞同复多嫌,乐与翻自坏。
谭高递互笑,饮勇周旋怪。
嘉荣徒染濡,程孔肯倾盖。
闭门当止矣,非敢事闲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名作《答元珍见寄》中的第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难交困新知
- 译文:难以结交新的知心朋友
-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新交之人的不易相处,感到困惑和困扰。
- 赏析:李绅在仕途中遭遇了不少挫折,他渴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往往事与愿违,因此有此感慨。
第二句:触事得晚悔
- 译文:遇到事情总是事后才后悔
- 注释:诗人常常在事情发生后才意识到应该早点处理,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后悔。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行事不够审慎的一种自省,也反映出他对人生经验的深刻体悟。
第三句:人方趋势富
- 译文:人们都在追求财富和地位
- 注释: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普遍的追求。
- 赏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功利主义倾向和人们的普遍心态。
第四句:我独居老大
- 译文:我独自生活,年龄已大
- 注释: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的情况,感叹岁月不饶人。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年老的无奈。
第五句:悠悠强衰颜
- 译文:我的脸上带着岁月的痕迹
- 注释:这里的“悠悠”形容时间长久,“强衰颜”则描绘了因年老而显得憔悴的容貌。
-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外貌和内心的变化。
第六句:耿耿堕末界
- 译文:我的内心一直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
- 注释:这里的“耿耿”形容内心的纠结和不安,“末界”则指世俗的纷扰。
- 赏析: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迷茫和困惑。
第七句:岂无相于迹
- 译文:难道没有值得交往的人吗?
- 注释:诗人在反问自己是否真的缺少可以交往的朋友。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交友困境的一种自我质疑和反思。
第八句:襟腑殊恶爱
- 译文:我的胸怀和情感与世俗的爱恋截然不同
- 注释:这里的“襟腑”指的是人的胸襟和情感,“殊恶爱”则表示与世俗的爱恋格格不入。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情感的独特追求和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
第九句:羞同复多嫌
- 译文:我因为与世俗不合而感到羞耻,又因为被误解而感到烦恼
- 注释:这里的“羞同”表达了诗人因为与世俗不合而产生的自卑感,“多嫌”则描述了由于这种不合而导致的误解和烦恼。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于与世不合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矛盾情绪。
第十句:乐与翻自坏
- 译文:然而,我享受着孤独的乐趣,反而因此而破坏了与世俗的关系
- 注释:这里的“乐与”指的是享受孤独的乐趣,“自坏”则表示因为享受这种乐趣而破坏了与世俗的关系。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和坚持。
第十一句:谭高递互笑
- 译文:我们经常互相嘲笑,谈笑风生
- 注释:这里的“谭高”指的是谈论高尚的话题,“递互笑”则表示双方相互取笑。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的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状态。
第十二句:饮勇周旋怪
- 译文:在一起饮酒时,我们互相劝酒,行为怪异
- 注释:这里的“饮勇”指的是饮酒时的勇气,“周旋”则表示在聚会中的行为举止。
- 赏析:这句描绘了诗人在社交场合中的一种活跃而又不失风趣的形象。
第十三句:嘉荣徒染濡
- 译文:我只是沾沾自喜于短暂的荣耀
- 注释:这里的“嘉荣”指的是短暂的荣耀,“徒染濡”则表示这种荣耀只是暂时的。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和对于短暂成就的自我认知。
第十四句:程孔肯倾盖
- 译文:孔子曾经愿意与我交换帽子以表示敬意(比喻深厚的友情)
- 注释:这里的“程孔”指的是孔子,“肯倾盖”则是表示深厚的友情,如同愿意交换帽子来表达敬意一样。
- 赏析:体现了诗人对于儒家思想的认同以及对于真挚友谊的珍视。
第十五句:闭门当止矣
- 译文:我已经关上了门,不再涉足外界的事情
- 注释:这里的“闭门”指的是关闭自己的心扉,不再参与外界的事务。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隐居生活的选择和坚守。
结语:最后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友情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手法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李绅作为唐代诗人的风采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