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肆荒惑,公卿噤忠龈。
先生有直舌,谈笑开吾君。
董偃不敢怨,寿王谁与伸。
堂堂补衮心,不厌犯怒频。
岂不顾仕养,崇卑位泥云。
耻同高论儒,瑟缩忧烹焚。
贤人事昏主,献替视所因。
不尔朝野间,谁非爱其身。
彼哉下世士,所见异吾闻。
丑谬无不为,乃思谤遗尘。
国风歌善戏,孔圣许狂人。
何嫌班孟坚,区区记馀芬。
诗句解析
1 武皇肆荒惑:武皇帝(汉武帝)广施恩泽,迷惑众人。
- 公卿噤忠龈:公卿贵族们因恐惧而不敢直言进谏。
- 先生有直舌:先生(指东方朔)拥有坦率的舌头。
- 董偃不敢怨:董偃(汉景帝宠臣)不敢抱怨。
- 寿王谁与伸:寿王(汉景帝的儿子刘荣)无人可以申诉。
- 堂堂补衮心:武帝虽已年老,但志向未改,希望继续统治天下。
- 不厌犯怒频:武帝对频繁的愤怒并不厌烦。
- 岂顾仕养:不顾个人的仕宦和生活。
- 崇卑位泥云:看重地位高低,如同泥土般沉重。
- 耻同高论儒:鄙视那些高谈阔论的儒家学者。
- 瑟缩忧烹焚:内心感到忧虑,如同担心被烧煮。
- 贤人事昏主:贤能的人辅佐昏庸之主,献计献策。
- 献替视所因:根据君主的意愿,提供建议或改变。
- 不尔朝野间:否则,朝廷内外都将效仿。
- 谁非爱其身:谁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
- 彼哉下世士:那些在下层的世俗之士。
- 所见异吾闻:他们的见解与我不同。
- 丑谬无不为:即使是丑陋荒谬的事情,也无所不作。
- 乃思谤遗尘:于是想到诽谤来掩盖自己的痕迹。
- 国风歌善戏:国家的歌谣歌颂善良和娱乐之事。
- 孔圣许狂人:孔子也曾称赞狂放之人。
- 何嫌班孟坚:为什么嫌弃班固(汉代史学家)记事过于琐碎。
译文
武皇上天时,他广施仁政,让民众感到迷惑。公卿们因害怕而不敢说真话。东方朔这位直率的先生,用他的智慧为皇帝解闷。董偃也不敢怨恨,因为他知道没有地方可以去。寿王没有人为他申冤。虽然陛下年纪大了,但心中仍然想统治世界。武帝从不厌倦于频繁地发怒。难道你们真的不关注个人利益?尊重职位就像泥土一样沉重。我看不起那些高谈阔论的儒家学者。他们总是瑟缩着,担心自己的行为被火烧煮。贤能的人辅佐昏庸之主,提供建议或改变。如果不这样,那么朝廷内外都将模仿。否则,人们也会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互相攻击。那些在下层的世俗之士,他们的见解和我不一样。他们甚至认为丑陋荒谬的事情都是合理的,因此他们也会思考诽谤来掩盖自己的痕迹。国家的歌谣歌颂善良和娱乐之事,连孔子也曾经说过狂放的人是可以的。为什么我会嫌弃班固记录事情太过琐碎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描绘汉武帝的晚年和东方朔的智慧形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诗中通过对汉武帝、公卿、董偃、寿王等人的描述,揭示了他们的虚伪和自私,同时也表达了对正直人士的期望。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和个人责任。整体来看,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