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常恐竟无成,忧患频更已不惊。
下第但能供酒令,他时何意主文盟。
耽经谩有春秋癖,闭户犹防月旦评。
独对秋风叹华发,暮云萧瑟岁峥嵘。

【注释】

叹:感叹。

常恐竟无成:常常担心自己最终没有成就。竟:究竟。

已不惊:已经不觉得有什么可惊的了。已:已经,这里指“已经”的意思。

下第:落榜。

但能供酒令:只是能够供应酒宴上的娱乐罢了。但:但是,只是。

他时:以后,未来之时。何意:又是什么意思。主文盟:主持科举文章写作的权威,即主考官。盟:盟主,这里指主考官。

耽经谩有春秋癖:沉迷于经书的人往往有很多对春秋的爱好。耽:沉浸、沉溺。春秋:《春秋》,儒家经典之一。

闭户犹防月旦评:闭门不出,仍然提防着舆论的评议。月旦:旧时称品评人物优劣为“品”,后因以“月旦”借指品评。

秋:秋季。

华发:头发花白。

峥嵘:高峻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抒发了自己一生仕途坎坷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意境苍凉,情调低沉,读来令人扼腕叹息。

首联写老而未成的忧虑之情。诗人感叹自己的一生,常担心自己最终没有成就,忧患频频,已经不再觉得有什么可惊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担忧和不满。

颔联写落榜后的无奈与自嘲。诗人说,我落榜了,只能提供酒令来消遣;以后还有机会,又何必在意现在呢?诗人用这种幽默的方式来调侃自己的遭遇,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颈联写沉迷于经书的人往往会有很多对春秋的爱好,闭门不出还怕受到舆论的评议。这里的“春秋”指的是儒家经典《春秋》。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仕途的失望和无奈。

尾联写诗人面对秋风吹拂下的白发,感叹时光荏苒,岁月蹉跎,不禁感慨万分。暮云萧瑟,岁峥嵘,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自己一生的感慨和无奈。同时,诗人的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读后让人感到一股强烈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