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公沐发望年丰,岂谓雨馀仍苦风。
未报田间禾颖秀,但惊堂上燕巢空。
里人分胙祈微福,稚子爬沟拟乞聪。
老病不知秋过半,谩刍新酿要治聋。

社日书怀

社公沐发望年丰,岂谓雨馀仍苦风。

未报田间禾颖秀,但惊堂上燕巢空。

里人分胙祈微福,稚子爬沟拟乞聪。

老病不知秋过半,谩刍新酿要治聋。

注释:

  1. 社公:土地神或社主神,这里指主管农业的神。
  2. 沐(mù)发:洗头,比喻洗去烦恼。
  3. 年丰:丰收,庄稼长得好。
  4. 雨馀:雨水过后,天气转晴了。
  5. 苦风:风雨交加,天气恶劣。
  6. 未报:不曾回报。
  7. 田间:田地里,泛指农地。
  8. 禾颖秀:禾苗长势良好。
  9. 堂上燕巢空:燕子飞走了,没有筑巢。
  10. 里人:村里的人。
  11. 分胙:分配祭品。
  12. 稚子:小孩,幼小的孩子。
  13. 爬沟:在田边挖土,希望有收获。
  14. 乞聪:求得聪明。
  15. 治聋:用酒治疗耳聋。
    赏析:
    《社日书怀》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表达诗人对丰收的期盼和对自然灾害的恐惧之情的诗作。全诗以“社日”为背景,通过对田间禾苗、燕子、村民、小孩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社公沐发望年丰”,以土地神的形象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盼。土地神是主管农业的神,他的形象代表了农民对丰收的期望。这里的“沐发”意味着洗去烦恼,象征着农民们希望通过辛勤劳作,祈求来年的丰收。
    第二句“岂谓雨馀仍苦风”,则转向描述现实中的困境。雨水过后,尽管天气转晴,但仍然有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这无疑给农民们带来了困扰。这里的“苦风”既指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农民们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第三句“未报田间禾颖秀”,进一步描绘了农田里的景象。禾苗长得非常好,这是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成果,也是对丰收的一种期待。然而,这种美好的画面却未能得到及时回报,反而让人感到惋惜。这里的“未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们辛苦付出而未能得到相应回报的感慨。
    第四句“但惊堂上燕巢空”,则转向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燕子飞走了,没有在屋檐下筑巢,这让人不禁联想到秋天的到来。这里的“燕巢空”既指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第五句“里人分胙祈微福”,描述了村民们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丰收而进行祭祀的情景。这里的“分胙”指的是分配祭品,而“祈微福”则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与祈求。
    第六句“稚子爬沟拟乞聪”,则是对孩童行为的描写。他们在地上挖土寻找食物,希望能够获得智慧和聪明。这里的“爬沟”形象地描绘了孩童们的天真烂漫与好奇心。
    最后两句“老病不知秋过半,谩刍新酿要治聋”,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与感慨。年事已高,疾病缠身,却浑然不觉秋天已经过去一半。此时,他只能依靠饮酒来缓解自己的痛苦,希望能借此治疗耳聋。这里的“老病”与前文的“未报”相互呼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无奈与感慨的心境。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丰收的期盼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通过诗人的视角,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还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