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绿阴中黄栗留,醉乡迟日厌鸣鸠。
青春去后百花歇,赖有枝头安石榴。

以下是对《题孔氏东园三首》逐句的翻译、诗意和赏析:

  1. 诗句翻译
  • “浓绿阴中黄栗留”,浓密的绿色树荫下,黄色的栗子悠闲地留在那里。
  • “醉乡迟日厌鸣鸠”,我沉醉在这宁静的午后,对鸟儿的叫声感到厌倦。
  • “青春去后百花歇”,当青春流逝后,百花也随之凋谢了。
  • “赖有枝头安石榴”,幸好还有枝头挂着的石榴,为这沉寂的世界带来了一丝生机。
  1. 译文:在郁郁葱葱的树荫下,黄金色的栗子悠然自得,我沉浸在这宁静的午后,对鸟儿的叽叽喳喳表示厌倦。青春逝去之后,其他花朵也纷纷凋零,而那些顽强地挂在枝头的石榴,似乎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后的希望。

  2.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午后,观察周围环境的景象,以及内心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通过对黄栗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而对青春的感慨,则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的石榴,不仅代表了生命的延续,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深沉的情感色彩,使人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3. 关键词注释

  • “浓绿阴中”:形容树木茂密,阴凉之处。
  • “黄栗留”:指黄色的栗子留在树上。
  • “醉乡迟日”:指沉醉于宁静的午后时光。
  • “鸣鸠”:通常指早晨叫唤的小鸟。
  • “百花歇”:形容春天过后,百花凋谢。
  • “一枝”:特指石榴树。
  1. 诗歌内容: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景观。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这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中。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使得作品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2.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作于李廌晚年归隐后,在孔氏东园的生活环境中所感所思。他在此园中静观万物,体味岁月,通过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一切,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哲思。这种独特的创作背景赋予了这首诗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题孔氏东园三首》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作。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体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