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蹈江海迹,吾生靡怀居。
役车窘阴雨,蒸腐败衣袽。
晨昏霤声中,我怀何时舒。
秋阳出顽云,杲杲照我裾。
言登秋风阁,乘兴安可徐。
猗纡下铜鞮,缥缈凌紫虚。
锦叶眩林表,金包垂霜馀。
栖苴寄榛莽,潦痕在菰蒲。
我游获所适,况乃弗为鱼。
放意宇宙间,所至皆吾庐。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秋风阁上,我登上了秋风阁,余霞散开像五彩绸缎一样,澄澈的江水平静如白练。我分得了余静两个字作为韵脚。

我漫步在江海之间,生活没有牵挂,我的生命没有归宿。

车子被困于阴雨之中,衣服破烂不堪。清晨和傍晚,雨声中只有滴水声响起。

何时能够舒展胸怀?秋阳冲破乌云,照耀我的衣服。

我说我要登上秋风阁,乘兴而游何必慢慢悠悠。

铜鞮山下,云雾缭绕,缥缈凌驾于青霄紫云之上。

锦叶在林表飘动,金光闪闪的叶片挂在霜雪之后。

在榛莽之中,栖苴寄身,潦倒的痕迹留在菰蒲之间。

我漫游所适之处,何况不是鱼呢?

放意天地间,我所到之处都是我的庐舍。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四句一韵,首句为仄声入韵。

“秋风阁上”四句:诗人登临秋风阁时,眼前出现了一幅绚丽多彩、宁静清幽的景色。“秋风”既点出了时间是秋天,也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气氛,与诗人的心情相契合;“馀霞”则暗示了夕阳的余辉洒在江面上;“散成绮”形容晚霞的五彩缤纷;“澄江”则描绘了江水的明净清澈。这四句诗不仅描写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轻松。

“缪蹈江海迹,吾生靡怀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他并不拘泥于世俗的名利和地位,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独立,这种精神境界正是诗人所向往的。

“役车窘阴雨,蒸腐败衣袽。”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上的艰难困苦。他被迫驾车行走,却遭遇了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导致衣物破旧不堪。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或抱怨,反而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乐观豁达的态度正是诗人性格的一部分。

“晨昏溜声中,我怀何时舒。”这两句诗通过“晨昏溜声中”这一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他似乎在思考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寻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这种感慨和思考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秋阳出顽云,杲杲照我裾。”这两句诗描绘了秋日阳光的明媚和温暖。诗人站在秋风阁上,沐浴在阳光下,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力。这种体验不仅让诗人感到愉悦,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言登秋风阁,乘兴安可徐。”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登高望远的欣赏和喜爱。他觉得登上秋风阁可以让自己更好地欣赏周围的美景,也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这种心境对于诗人来说非常重要,它有助于他在创作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主题和情感。

“猗纡下铜鞮,缥缈凌紫虚。”这两句诗通过对铜阸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高山的向往和敬仰之情。他认为高山是自然界中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锦叶眩林表,金包垂霜馀。”这两句诗通过对落叶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他认为树叶在秋风中摇曳,就像人生中的短暂时光一样,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无常和珍贵。这种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栖苴寄榛莽,潦痕在菰蒲。”这两句诗通过对野草和芦苇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他认为这些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得如此茁壮和美丽,让人不禁为之赞叹不已。这种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意。

“我游获所适,况乃弗为鱼。”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态度。他认为既然自己已经选择了这条道路(即仕途),就应该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不是像鱼儿那样无所事事地度过每一天。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是诗人所倡导的。

“放意宇宙间,所至皆吾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胸怀宽广、志向远大的思想境界。他认为只要自己愿意用心去观察和领悟世界的美好,那么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即理想家园)。这种追求和信念是诗人一直以来所坚持和努力的方向。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整首诗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