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女织玄绡,欲作六铢衣。
空山捣寒月,传声彻云闺。
可笑绮縠女,不识砧与机。

【解析】

此诗首二句写婺女织玄绡,想作六铢衣,以“空山捣寒月”衬托之。三句承上启下,写婺女因不知机杼而将捣帛之声传至云闺。末两句写绮縠女子不识砧与机,反以为捣帛声为玉佩相击声。全诗用拟人手法,写天上织妇的劳动生活,富有情趣。

【答案】

注释:

捣帛石(1)

婺女(2)

织玄绡(3)

欲作六铢衣(4)

空山(5)

捣寒月(6)

绮縠(7)

女(8)

不解砧与机(9)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天上织女的诗,表现了天上织女劳动生活的情趣。首句写天上织女正在纺织,织出的是玄色细丝做成的绢帛。“玄绡”指深黑色的绢。二句写天上织女想要做一件价值六铢的贵重衣物,“六铢”是古代一种极小的重量单位,这里比喻其衣物珍贵。三句写天上织女在空山中捣着寒月,把捣帛的声音传到天上,声音直达天宫深处,连云宫中的女子也听到了天上织女的劳动声音,并被感动了。四句写天上的织女不知道天宫的捣帛之声就是织布机上的声响,所以误以为是在敲打玉佩。五、六句写天宫的女子们不懂得什么是打机纺纱,什么又是捣帛机杼。她们只知道天上的捣帛之声就是玉佩相碰发出的声音,而不知道那是打机纺纱的声音。七、八句写天上的捣帛之声传到天宫深处,连仙女们都听到了。九、十句写仙女们听到天上的捣帛之声后,纷纷前来观看,她们不知道天上的捣帛之声是什么,以为是捣帛的女仙在敲击玉佩,便纷纷前去问讯。这首诗以天上织女的劳动为题材,通过描写天上织女劳动生活的情景,表现了天上劳动妇女勤劳善良的美好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