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之以文鸣,师友得侯喜。
声名力与俱,虽尊未勇耳。
黄池距青山,孰辨都与鄙。
庵成谁振之,句出闹如市。
千仞宁我高,充实信吾美。
坐令庵内人,前车云可轨。
礼乐有先后,后进则君子。
执方而昧圆,俱野那复史。
伐柯固执柯,畴克求诸迩。
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
近交韩与侯,步骤亦常耻。
一医消息尽,布毛自何起。
要须六月息,不息不为已。
敢问二诗人,如何得意旨。

【注释】

退之:指唐代文学家韩愈。侯喜:古时称举荐贤良的官员为侯喜。黄池:指春秋时晋文公在沙丘举行宴会,群臣皆醉,唯有介之推不饮而逃。后以“黄池”代指宴饮。孰辨都与鄙:谁能够辨别是都城还是边鄙之地呢?庵成谁振之:是谁能够把中隐庵建成的呢?句出闹如市:句里的话像集市上一样喧哗热闹。千仞宁我高,充实信吾美:千仞之上难道不是我的志趣吗,充盈着的美德才是我的至美之处。坐令庵内人,前车云可轨。礼乐有先后,后进则君子:坐在中隐庵里,前代的人走过的路就像车轨一样清晰可鉴,礼仪和音乐各有先后来后的顺序,后辈应该效仿前人。执方而昧圆,俱野那复史。伐柯固执柯,畴克求诸迩。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近交韩与侯,步骤亦常耻。一医消息尽,布毛自何起。要须六月息,不息不为已。敢问二诗人,如何得意旨。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是作者中隐庵的写照,也是他的人生理想的象征。

诗的前四句,从字面看,是说退之的文章能名震天下,得到朋友的推荐,名声和权势一起增长,然而地位尊贵的人不一定勇敢;接着,用“黄池”来比作朝廷,用“青山”来比喻地方,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最后归结到作者自己,说自己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内心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成就,仍然想追求更高的境界。这几句诗表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目标的认识。

第五句“声名力与俱”,第七句“虽尊未勇耳”,意思是说虽然名声很大,但内心未必感到自豪。第八句“黄池距青山”,“孰辨都与鄙”,意思是说两者之间的区别,难以分辨是都城还是边远的地方。第九句“庵成谁振之”,“句出闹如市”,意思是说是谁能够把中隐庵建成的呢?第十句“千仞宁我高,充实信吾美”,意思是说虽然千仞之上不是自己的志趣,充盈着的美德才是自己的至美之处。第十一句“坐令庵内人,前车云可轨”,意思是说坐在中隐庵里,前代的人走过的路就像车轨一样清晰可鉴。第十二句“礼乐有先后,后进则君子”,意思是说礼仪和音乐各有先后来后的顺序,后辈应该效仿前人。第十三句“执方而昧圆,俱野那复史”,意思是说执方(即持规矩、守法度)就不懂得圆融通达的道理,全不知道古代历史中的那些事了。第十四句“伐柯固执柯,畴克求诸迩”,意思是说伐木取材一定要砍倒大树,怎么能知道树梢上的小枝长在哪里?第十五句“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意思是说蒸熟了它并不是柴火,采摘下来又不是茅草。第十六句“近交韩与侯,步骤亦常耻”,意思是说接近结交的都是一些小人,所以不敢和他们交往。第十七句“一医消息尽”,意思是说医生的脉象已经消失,疾病已经痊愈了。第十八句“布毛自何起”,意思是说布匹上的毛线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两句是诗人自问自答,表达自己对于医术的不解。最后一联“要须六月息,不息不为已”,意思是说必须要等到夏天暑气过去之后才能休息,如果不休息就不会有收获。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目标的追求,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