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极不改北,沧溟日输东。
圣道亦如是,昧者自异同。
哇郑迷世习,舍鱼当取熊。
蓍龟期吾子,此语闻先翁。

陈师道的《求志书院诗四首》是一首表现其对于志向和信念坚守之重要性的诗歌,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意蕴和人生哲理。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1. 诗句原文及翻译
    辰极不改北,沧溟日输东。
    圣道亦如是,昧者自异同。
  • 译文:北斗星的位置永远不会改变,大海在每天向西流动。
  • 注释:“辰极”指北斗星,“沧溟”指大海,“昧者”指不明事理的人,“自异同”指各自持有不同的观点。
  1.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永恒不变真理的追求,即无论是北斗星的位置还是大海的流向,都是恒定不变的。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现象,寓意了对于真理和道德标准的坚持,即使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也不应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2. 诗句原文及翻译
    哇郑迷世习,舍鱼当取熊。

  • 译文:郑声迷惑了世俗的学习,舍弃小鱼而捕捞大熊。
  • 注释:“哇郑”指郑声,古代音乐的一种,“舍鱼当取熊”意为舍弃小利以获取大利。
  1. 赏析
    诗人在这里用“哇郑”比喻那些迎合世俗、追求流行的声音,用“舍鱼当取熊”则表达了一种明智的选择,即应当追求更大的目标或更高的价值。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智慧和远见的追求,也暗示了一种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追求深层次价值的生活态度。

  2. 诗句原文及翻译
    蓍龟期吾子,此语闻先翁。

  • 译文:蓍草与龟甲预示着我的儿子,这些话我从先父那里听到。
  • 注释:“蓍龟”通常用来占卜,此处借指命运和预兆,“吾子”指自己或儿子,“先翁”指已经去世的父亲。
  1. 赏析
    通过使用蓍草和龟甲作为预言的工具,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希望,同时也透露出家族中代代相传的智慧和经验的重要性。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也展示了他对知识和学问价值的深刻认识。

陈师道的《求志书院诗四首》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诗人展现了对于真理和道德的坚持,以及对于智慧和远见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现象的记录,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