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逾千峰时,千峰各呈秀。
抵兹嵩高前,始觉众山陋。
恃此一柱力,天地敢分剖。
四维既张弛,穹壤托高厚。
卿云幂上国,秀色连楚薮。
众峰无耸峭,配此真培塿。
固将倍十百,何止吞八九。
余身一草木,乃欲擅去取。
出类复何言,聊贻涧滨叟。
【注】具茨山: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北。千峰:指具茨山的山峰。“初逾”二句:意谓初登山时,各峰秀美不同;到达嵩山之巅时,始觉众峰皆陋。
恃此一柱力,天地敢分剖。四维既张弛,穹壤托高厚。
“卿云”二句:意谓嵩山顶有白云萦绕,像天上的彩霞覆盖着楚国薮泽(即薮泽,是古代的一种湖泊)。“配此”二句:意谓众山峰没有像嵩山这般高耸、峭拔的。“固将倍十百”二句:意谓嵩山之高大,超过十倍百倍。何止吞八九:意思是说嵩山之高大,超过九成八。“余身”二句:意谓我身为草木,却想独自占有去处,这是不合于理的。出类:超出同类。复何言:又说什么呢?聊贻涧滨叟:意思是想与涧边老人聊表自愧。聊:姑且。涧滨叟,指山中隐士。
【赏析】
《游嵩山》是一首七古。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前四组分别写登山途中所见景物,以突出嵩山之高峻;后四组写登上嵩山后的所感所悟,表达诗人对嵩山的高度评价。
首联:“过具茨诸山始达嵩少”,点明游历嵩山的路线。
颔联:“初逾千峰时,千峰各呈秀。”写登山途中所见美景。
颈联:“抵兹嵩高前,始觉众山陋。恃此一柱力,天地敢分剖?”写抵达嵩山后的感觉和感受。
尾联:“卿云幂上国,秀色连楚薮。”“众峰无耸峭,配此真培塿。固将倍十百,何止吞八九。”写嵩山之美,以及诗人对此景产生的感受。
这首诗通过描写嵩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同时,诗人也在游览过程中,逐渐领悟到了自然的神奇和伟大,这种感悟使得他更加敬畏自然,也更加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