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砧已碎乐生论,京江昔沈瘗鹤铭。
半裁紫阳立玞石,考击化度求金籯。
乃知金石有厄会,名碑旧叠长安城。
顷年醴泉有贤令,政誉蔼蔼多流馨。
为怜文星足人杰,昔皆祔葬陪昭陵。
坏垣粪壤得颜碣,榛丘棘垄求魏徵。
史讹遂正冲远字,石阙再树六骏形。
板图列籍示过客,龟趺螭首罗齐廷。
后来谬令类俗子,辄去其籍人皆惩。
昔到般舟访遗迹,季海寺记今雕零。
晓闻晨钟呼僧粥,石磬嘹亮穿云清。
往观乃是唐短碣,大穷索缚乘前楹。
字形峥嵘笔萧散,远过名殿诸题经。
劝僧拂拭置高壁,安知野僧不我听。
十年再游尚如昔,击拊刻划将俱平。
急归入城讽县令,立使舁至无久停。
此碑复立非我力,奇物久废天须兴。

诗句:

  • 自山中归至登封遂讽高宰令取峻极中院厨前石钟板盖唐人寺记字甚奇丽也
  • 吴砧已碎乐生论,京江昔沈瘗鹤铭。
  • 半裁紫阳立玞石,考击化度求金籯。
  • 乃知金石有厄会,名碑旧叠长安城。
  • 顷年醴泉有贤令,政誉蔼蔼多流馨。
  • 为怜文星足人杰,昔皆祔葬陪昭陵。
  • 坏垣粪壤得颜碣,榛丘棘垄求魏徵。
  • 史讹遂正冲远字,石阙再树六骏形。
  • 板图列籍示过客,龟趺螭首罗齐廷。
  • 后来谬令类俗子,辄去其籍人皆惩。
  • 昔到般舟访遗迹,季海寺记今雕零。
  • 晓闻晨钟呼僧粥,石磬嘹亮穿云清。
  • 往观乃是唐短碣,大穷索缚乘前楹。
  • 字形峥嵘笔萧散,远过名殿诸题经。
  • 劝僧拂拭置高壁,安知野僧不我听。
  • 十年再游尚如昔,击拊刻划将俱平。
  • 急归入城讽县令,立使舁至无久停。
  • 此碑复立非我力,奇物久废天须兴。

译文:
从山上回来后,我在登封县游览,于是让人取来高府中的那块著名的石钟板。这块石头的字体非常奇特壮丽。
吴时的乐器已经破碎,乐工们议论这件事。京江曾经埋藏了一幅《瘗鹤铭》。
半截被切割下来紫阳岩上的岩石立在院子里,寻找着那件珍贵的物品。才知道金石之间有特殊的缘分,那些名碑古迹都曾经叠放在长安城中。
过去有个好官,他的政声非常好,人们都说他是德政的象征,所以把他埋在昭陵旁边。
毁坏后的墙垣和泥土下找到了颜真卿的一块墓碑,在荆棘丛生的坟地上找到了魏征的一块墓碑。
史书记载的错误,终于得到了纠正,石柱上再次树立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画像。
画中的马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跑出来一样。
后来的官员像普通人一样,随意地对待历史文物,结果导致很多重要的文物都被破坏掉了。
以前我曾经到过一个寺庙,那里保存着唐代的短小碑文,但是现在已经破败不堪了。
这些字写得非常漂亮,笔画流畅而有力。远远地超越了其他所有的碑文。
我鼓励和尚把这些碑文擦拭干净后竖立在高高的墙上,不知道这些野和尚会不会听我的话呢?
经过十年的再次游览,一切都恢复了原样,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急忙返回城里,向县令报告说:“这块石头应该得到修复。”然后他立刻派人抬着石头把它放回了原来的位置。
这个石头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够修复的,这件宝物已经被埋藏了很久。希望上天能够再次让这些宝物重现光芒。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赞古石钟的五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共计四十六字,语言简练明了,富有诗意。作者通过对石钟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对古人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抱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