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梦悠悠,关河壮气收。
魂归伤委蜕,壑迥失虚舟。
月暗菰蒲夜,山空木叶秋。
可堪频怅望,松梓繄新丘。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沧海梦悠悠”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浩瀚的海洋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海深沉而遥远的思念。”沧海”象征着辽阔和深远,而”梦悠悠”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徘徊。
- “关河壮气收”
- “关河”通常用来指代国家的边疆或者重要的地理位置,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身处边境或边疆之地,感受到的是一种壮阔的气势或是国境线的遥远。”壮气收”意味着这种气势随着时间而变得收敛、宁静。
- “魂归伤委蜕”
- “魂归”表示一种回归或归宿的感觉,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或记忆。”伤委蜕”则表达了诗人对某种失落或结束的哀愁,如同蜕壳一般,失去了原有的形态或状态。
- “壑迥失虚舟”
- “壑迥”形容山壑深邃,难以通行。”虚舟”常用来形容漂浮不定、无法停留的东西,这里可能比喻诗人的心情如同无锚之舟,漂泊不定。
- “月暗菰蒲夜”
- 描述了夜晚的景象,月光昏暗,菰(一种植物)和蒲草生长在水边,增添了一份幽静和寂寥的氛围。这里的”夜”可能是一个时间节点,如月圆之夜,增强了诗句的意境。
- “山空木叶秋”
- 这是一幅秋天的山林景色,山峦空旷,叶子飘落,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秋”字再次出现,强调了季节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 “可堪频怅望”
- 这句表达了诗人因怀念或感慨而产生的惆怅之情。”可堪”即难以忍受,表明作者对于眼前情景的深刻感受。”频频怅望”强调了这种情感的频繁和强烈。
- “松梓繄新丘”
- 这两句诗使用了双关语,既指松树与梓树这两种树木,又借喻为支撑和保护之意。”新丘”可能指新的墓地或纪念地,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可能在表达对亡者的思念以及对生命的无常和逝去的感慨。
译文:
沧海无边,梦影悠悠,我心随波逐流,渐渐归于沉寂。魂魄虽已归来,却感到悲伤与失落。深夜里,山谷幽深,一片孤寂,仿佛遗失了那片漂浮的小舟。月色昏暗中,芦苇和水草生长在水边,秋意浓重,落叶纷纷。面对这一切,怎能不让人频频怅惘,心中不禁涌起对故人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沧海”、“关河”、“魂归”等意象,都透露出一股深沉的悲凉之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