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史承恩正紫微,玉皇优诏碧云词。
欲知伯仲文章职,对掌丝纶内外司。
雨露偏浓常棣萼,烟霞常驻凤凰池。
共扶吾道邪归正,同振斯文盛不衰。
白首并逢千载运,登庸皆是十年迟。
靖共介福由神听,告尔多方代帝咨。
膴仕初逢贤者贵,德名当问国人宜。
夷齐抗世清何早,元凯登庸事可期。
贫贱久思杨得意,龙光今喜郑当时。
应怜下客尘埃甚,惭愧雷门献此诗。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是明代的贺小苏先生。以下是对诗句逐句释义及其译文和赏析:
第一句:柱史承恩正紫微,玉皇优诏碧云词。
注释: 柱史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这里指担任此职的人。承恩表示受到恩宠,正紫微即在紫薇宫中任职,紫薇宫是皇家的象征。玉皇指的是天上的玉帝,这里是比喻皇帝或帝王的意思。优诏是优渥的诏书,碧云是指碧绿色的云彩,常用来形容皇帝的诏书如云般飘渺而美好。
译文: 柱史正在接受恩宠,任职于紫微宫中;皇帝下诏给予褒奖,如同碧云般的诏书飘洒下来。
第二句:欲知伯仲文章职,对掌丝纶内外司。
注释: 伯仲指的是兄弟之间的比较,在这里比喻两人才华相等,难以分辨高低。文章是指文艺创作,此处用来形容文章的职责。丝纶是指帝王的诏书或者命令,内外司则指朝廷内外的各种职务。
译文: 想要知道哪一位更有文才,他们共同执掌着朝廷内外的文书工作。
第三句:雨露偏浓常棣萼,烟霞常驻凤凰池。
注释: 雨露指皇帝的恩泽,常棣萼和常驻凤凰池都是用来形容人才能得到持久的赏识和重用。
译文: 雨露之恩深厚,使得他们常受到赞誉;凤凰池象征着高贵的位置,他们常常被留在那里。
第四句:共扶吾道邪归正,同振斯文盛不衰。
注释: 这句话表明了作者认为这两位贤者能够纠正不正之风,振兴文化事业。邪归正意味着从邪恶中恢复正道,斯文盛不衰则是指文化繁荣,永不衰落。
译文: 我们一同扶持我们的道德道路回归正途,共同振兴这门学问,使其繁荣不息。
第五句:白首并逢千载运,登庸皆是十年迟。
注释: 白首指的是年老的时期,登庸即指升迁任用。千载运和十年迟都是形容历经千年的历史变迁。
译文: 我们携手度过了千百年的沧桑,但升迁任用总是需要等待十年的时间。
第六句:靖共介福由神听,告尔多方代帝咨。
注释: 靖共介福是指平安吉祥,由神听表示这是上天的旨意。告尔多方指的是告知众人,代帝咨则是代替天帝征求意见或建议。
译文: 我们心怀平和与吉祥,这是天意所归,你们要向各方传达这个消息。
第七句:膴仕初逢贤者贵,德名当问国人宜。
注释: 膴仕即富贵的官位,初逢指的是初次相遇。贤者贵表示这些人才被视为尊贵的,德名当问国人宜则是说这些人的名声应当让国人知晓。
译文: 我们最初遇见的人才被视为尊贵的贤者,他们的德行和名声应该让全国人民都知道。
第八句:夷齐抗世清何早,元凯登庸事可期。
注释: 夷齐是指古代的两个贤人,夷指伯夷,齐指叔齐,两人因反对商纣而被放逐。抗世意为抵抗世俗,清何早表示太早了,元凯即陈寿公,他后来成为曹操手下的著名谋士。
译文: 像伯夷、叔齐那样坚守节操,在乱世中显得如此清廉是不寻常的,他们的事功将来一定会实现。
第九句:贫贱久思杨得意,龙光今喜郑当时。
注释: 贫贱指的是贫穷和卑贱的处境,杨得意和郑当时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龙光即龙威,表示荣耀。
译文: 在贫困和低微的地位上长久地怀念杨得意,如今郑当时也获得了显赫的成就,真是令人喜悦。
第十句:应怜下客尘埃甚,惭愧雷门献此诗。
注释: 下客是对地位较低的客人的称呼,尘埃表示尘土,这里指地位低下的人。应怜是怜悯的意思。雷门为古代诗人聚集的地方,献诗则是指向君王呈献诗歌。
译文: 我们应该怜悯那些地位低下的客人,他们生活艰辛,灰尘满面,我惭愧地向君王献上我的诗歌。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两位贤者的德行和成就,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的期待。诗中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贤者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和命运,以及对朝廷政治和文化建设的深远影响。同时,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