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忧世士,太息恨才难。
每见公身健,犹令我意宽。
雕零竟何极,回复岂无端。
此理终难解,天风大隧寒。
【注释】
端明汪公挽章二首:为悼念已故的端明阁学士、左仆射汪藻而作。
异时忧世士,太息恨才难:将来忧虑天下的有才能的人(忧世士),不禁叹息,感叹自己有才而不能施展(恨才难)。
每见公身健,犹令我意宽:每当看见你的身躯强健,我的心情也感到舒畅(身健),还使我的忧愁得到宽慰(意宽)。
雕零竟何极,回复岂无端:国家的衰败,究竟还有没有尽头?恢复的希望,难道就没有一点希望吗?
此理终难解,天风大隧寒:这种道理是始终难以理解的,就像天地间那股强劲的大风刮得大地都寒冷一样。
【赏析】
《端明汪公挽章二首》,作者为宋代诗人张耒所作。张耒,字文潜,晚年自号慵夫、东山居士。祖籍毫州谯县(今属安徽),后徙寿春(今属安徽)安丰镇(今属安徽)。因家贫亲老,弃官归隐于江陵(今湖北荆州)。他一生志趣高雅,不慕荣利,对宋神宗熙宁年间变法派所搞的政治改革持批评态度。政治上失意后,退居乡里,过着隐居不仕的生活,并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上。他的诗多抒发忧时伤世之情,语言平易晓畅,形象生动鲜明,风格清新隽秀。其作品在同代人中成就很高,尤以长短句见长。后人辑有《张右史文集》。
这首诗是挽汪藻的作品。汪藻字彦章,北宋诗人、文学家,宣城人。少以文章显名。英宗治平三年进士。神宗元丰中,迁著作佐郎,兼礼部试官,擢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哲宗即位,拜中书舍人。元祐初,拜吏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元祐四年卒,年五十五。赠太子太傅、资政殿大学士。藻博学强记,尤精于《春秋》、《楚辞》及诸子百家之说;工诗文词赋;尤长于议论,为当时学者所推重。其文雄健峭拔,气势豪迈,有“小韩”(韩愈)、“小苏”(苏辙)之目。著有《浮休堂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