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得鹿本无心,觉后人亡只见金。
水出吐蕃分黑白,地穷全蜀隔幽阴。
枯肠正伴空城雀,白首更为梁甫吟。
急求贾傅今宣室,谁赋伤谗屈子文。
《西轩》
梦中得鹿本无心,觉后人亡只见金。
水出吐蕃分黑白,地穷全蜀隔幽阴。
枯肠正伴空城雀,白首更为梁甫吟。
急求贾傅今宣室,谁赋伤谗屈子文。
注释与赏析
1. 梦与醒的反差
- 梦中得鹿:在梦境中得到了鹿,暗示着某种意外之喜或幸运,但醒来后发现“人亡”,意味着这种好运只是昙花一现,随即消失。
- 觉醒后的悲哀:“只见金”描绘了从梦中惊醒后,对失去的好运感到的空虚和悲伤。
2. 地理与历史的交织
- 水出吐蕃:吐蕃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民族国家,这里可能指涉到某个历史事件或地理变迁,但具体内容不详。
- 地穷全蜀隔幽阴:描述了一种地理上的深远和幽暗,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孤独或隔绝的感觉,同时也暗喻着深不可测的历史底蕴。
3. 自然与人的命运
- 枯肠正伴空城雀:这里的“空城雀”形象地比喻了诗人自己,他如同一只被困在空城中的鸟儿,无依无靠。
- 白首更为梁甫吟:表达了年老体衰的悲凉感,同时梁甫吟是一种古代诗歌形式,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
4. 寻求与寄托
- 急求贾傅今宣室:通过提及贾傅(贾谊)及其被召进宣室殿的故事,反映了诗人对政治上得到重用的期望和追求。
- 谁赋伤谗屈子文:屈原因直言进谏而受排挤,最终投江自尽。诗人在此引用这一典故,可能是在表达对忠诚与正直遭受不公的哀叹,同时也体现了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和感慨。
《西轩》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它更像是一幅描绘历史变迁、个人境遇和社会环境的画卷。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读,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