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满牛羊路覆莎,翠编终日倦坡陀。
寺依石角高低见,水绕山根曲折多。
风入长松零马尾,人藏病事设禽罗。
方壶海峤知何处,纵得飞腾奈老何。
《西轩》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宋代诗词作品,由宋代作者张耒所创作。以下是这首诗的内容:
西轩
谷满牛羊路覆莎,翠编终日倦坡陀。寺依石角高低见,水绕山根曲折多。风入长松零马尾,人藏病事设禽罗。方壶海峤知何处,纵得飞腾奈老何。
注释
- 谷满牛羊:形容道路两旁牛羊成群,充满丰收的气息。
- 翠编:指绿色的编织物,可能是一种用于遮阳或装饰的物品。
- 终日:一整天,表示时间之长。
- 倦:感到疲乏、厌倦。
- 翠编终日倦坡陀:整天坐在山坡上编织东西到感到疲倦。
- 石角:岩石的边缘部分。
- 水绕山根:水流环绕着山脉的根部流淌。
- 风入长松:风吹动着高耸的松树。
- 零马尾:风吹动着马尾巴。
- 人藏:人们躲藏起来。
- 病事:疾病和事务。
- 方壶海峤:传说中的仙山名,此处比喻遥远的地方。
- 纵得:即使得到了。
- 飞腾:飞翔腾跃,这里指追求高远的理想。
- 奈老何:奈何,无计可施。
赏析
《西轩》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生活画卷。诗中“谷满牛羊路覆莎,翠编终日倦坡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乡村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诗人通过观察自然,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美好细节。例如,“风入长松零马尾,人藏病事设禽罗”,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同时,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也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诗中的最后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方壶海峤知何处,纵得飞腾奈老何。”这里的“方壶海峤”是一个遥远的象征,表达了一种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然而,诗人也意识到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逃脱岁月的流逝和自然的规律,这不禁让人感慨万分。
《西轩》不仅是一首表达田园风光的作品,更是一部充满了生活智慧和人文情怀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展示了张耒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