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风流恐未真,南州人物竟成尘。
全家莫恨瘿张丑,四国且图山作邻。
小漏天光浑失热,绿槐树盖始知春。
柴扉昼钥能高枕,一到华胥胜路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刘长卿生活在唐代宗、代德两朝,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战乱,也经历过唐肃宗时期的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政等社会动乱。因此,诗中充满了对社会动乱的不满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兴利山居
  • 兴利:这里指的是隐居生活。
  • 山居:在山里居住,形容隐居的生活状态。
  1. 江左风流恐未真
  • 江左:古代对中国东南地区的称呼,这里特指江南地区。
  • 风流:指才华出众或文雅风流。
  • 恐未真:恐怕这种风流并不是真正的。
  1. 南州人物竟成尘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人物:指人才。
  • 竟成尘:最终化为尘埃,形容才人英杰的消逝。
  1. 全家莫恨瘿张丑,四国且图山作邻
  • 瘿:一种疾病,颈部肿大。
  • 张丑:指脖子粗大的人。
  • 四国:指四方之地。
  • 图:打算,计划。
  • 山作邻:将山作为邻居,比喻退隐山林,过清静生活。
  1. 小漏天光浑失热
  • 小漏:指微小的缝隙。
  • 天光:天空的光线。
  • 浑失热:完全失去了温暖的感觉。
  1. 绿槐树盖始知春
  • 绿槐:绿树,槐树。
  • 盖:遮盖。
  • 始知春:才知道春天来了。
  1. 柴扉昼钥能高枕
  • 柴扉:用柴草编成的门。
  • 昼钥:白天使用的钥匙。
  • 高枕:枕头放得高,表示睡得安稳。
  1. 一到华胥胜路人
  • 华胥:古代传说中的理想境界,即“至乐国”。
  • 胜:超过,胜过。
  • 路人:普通人。

赏析:
这首诗以隐居生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纷扰世事的不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瘿张丑、绿槐树盖等,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句中的“柴扉昼钥能高枕”,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隐居生活场景,让人仿佛看到了诗人远离世俗喧嚣、享受宁静岁月的画面。整首诗充满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事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