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老溪花几堕红,高阳闾巷接吴宫。
禁墙钟断翻新雨,剑岭云寒想去鸿。
汴水波声天地远,上林春色古今同。
行观勋策知多少,河水安流敌帐空。

【注释】

刘金部:刘禹锡,唐时人,官至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

烟老:指暮春的烟雾,已消散殆尽。

高阳:地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南郊。

闾巷:里巷。

吴宫: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建行宫,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东南。

禁墙:皇宫的围墙,这里指京城洛阳的皇宫。

翻新雨:即新雨,春末夏初雨水频繁。

剑岭:山名,在今河南省汝阳县西北。

上林: 汉代皇宫苑囿名。

勋策:功勋和策谋。

行观: 巡视察看。

敌帐:敌军帐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治今湖南常德)司马之后写的一组七绝。诗人通过描写江南地区暮春时节的自然景物和风物人情,抒发了对故国山河的无限深情和怀念。

前两句写汴水之滨的景致。汴水是当时南北交通的要道,它发源于河南武当山,流经河南、山东、江苏三省,入淮河。诗中用“烟老”来形容汴水上的暮春景象,意谓春天过去,汴水两岸景色渐次消逝,连带着那几朵落红也似在瞬间凋谢,暗示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而“高阳闾巷接吴宫”,则描绘了一幅繁华热闹的城市画面。高阳,是春秋时吴国的都城,现在已是繁华的都市,与吴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后两句以景结情,借汴水远去的景象来表达思念之情。“禁墙钟断翻新雨”,意思是皇宫里的钟声断绝了,新雨又来了。这两句暗含着自己被贬谪的苦楚。“剑岭云寒想去鸿”,是说剑岭上空云雾缭绕,仿佛是天边的大雁,让人联想到遥远的家乡。然而,由于战乱,故乡的亲人已经无法相见了。

中间四句写江南地区的风景人情。“汴水波声天地远”一句,写出了汴水浩渺的气势;“上林春色古今同”一句,则是说上林苑(皇家园林)的春色无论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这两联虽然只是从自然景观的角度进行描写,但却能反映出江南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两联则是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行观勋策知多少,河水安流敌帐空”两句,意思是说自从我离开故乡以来,已经有多长时间了?如今,河水还是那样地平静流淌,而敌人却在不断败亡。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故土人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敌人的蔑视。

整首诗歌通过对汴水、高阳等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于故乡和敌人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故国山河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流畅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