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黄尘本不知,作新轩榭发幽奇。
缬云山色屏千曲,绣地花光春四时。
涤器讵须能赋客,力书自有起家儿。
心肝呕出无空处,一宿相酬不废诗。

《书梁山杨氏亭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当时安禄山起兵叛乱,长安沦陷,杜甫在投奔四川途中,经过梁州(今陕西南郑)。这首诗就是他途经梁州时所作。

注释:

  • 骑马黄尘本不知:指杜甫在逃亡的路上,骑着马奔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原本不知道前方会有战乱发生。
  • 作新轩榭发幽奇:指他在梁州看到的新建筑轩榭,给这个地方增添了幽静和奇特的美感。
  • 缬云山色屏千曲:指山中的云雾缭绕,如同一幅美丽的屏风,遮挡住了千曲百折的山路。
  • 绣地花光春四时:指地面如同绣品一样美丽,四季都有鲜花盛开,春天尤为灿烂。
  • 涤器讵须能赋客:指洗涤用具的人不需要有才能的人来写诗,因为即使是普通人也能胜任。
  • 力书自有起家儿:指那些能够书写的人,就像从贫穷中走出来的孩子一样,需要付出努力。
  • 心肝呕出无空处:形容杜甫在旅途中创作诗歌时,情感充沛得仿佛要把他的心肝都呕出来了。
  • 一宿相酬不废诗:指他与朋友一起度过一个夜晚,互相酬答,不放弃任何机会写诗。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在外期间的即兴之作。诗中描绘了梁州新建筑轩榭的美丽以及山间云雾缭绕、四季花开的景象。通过描写这些自然景色,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友人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审美眼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