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映平桥路带沙,行人归思浩无涯。
临岐萧寺琐苍竹,催客杜鹃啼落花。
千里乱山云自暗,一溪流水日空斜。
伊予最是多情者,为拂前题置碧纱。

【注释】

柳映平桥路带沙,行人归思浩无涯。柳树映照着平坦的桥上小路,道路两旁是带沙的泥土;行人归家的心思浩荡无边。

临岐萧寺琐苍竹,催客杜鹃啼落花。在岔路口上的小庙里,有一排排青翠的竹子;催促行人的杜鹃鸟声声哀怨,啼叫在凋零的花枝上。

千里乱山云自暗,一溪流水日空斜。千里的乱山中,云雾缭绕,天边渐渐昏暗;一溪清流的水面上,阳光斜射,显得分外明净。

伊予最是多情者,为拂前题置碧纱。我是最懂得感情的人,为了拂去诗稿上的尘埃,特意用碧纱擦拭。

【赏析】

本首诗作于诗人任夔州节度使时所作。诗中以写景起兴,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柳映平桥路带沙,行人归思浩无涯。”诗人首先点出自己和友人同游江边的美景:柳树映照着平坦的桥上小路,道路两旁是带沙的泥土;行人归家的思绪浩荡无边。这是从眼前景物引出对朋友的思念。颔联写离别后的思念。“临岐萧寺琐苍竹,催客杜鹃啼落花”两句,写分别后思念之情更加浓烈。在岔路口上的小庙里,有一排排青翠的竹子;催促行人的杜鹃鸟声声哀怨,啼叫在凋零的花枝上。这是诗人想象朋友离去后的情景:萧寺中的竹林,催促着行人归去,而友人却不知所踪。“催客”即催人归去的意思。这一句,诗人由眼前的自然景象而联想到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从而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别恨。尾联写诗人送朋友离去后的情景。“千里乱山云自暗,一溪流水日空斜”两句,写诗人送朋友离去后的情景。千里的乱山中,云雾缭绕,天边渐渐昏暗;一溪清流的水面上,阳光斜射,显得分外明净。此句写诗人送走友人后所见之景:乱山中云雾缭绕,天边渐渐昏暗;溪水旁阳光斜洒,显得分外明净。这两句写景,既渲染了气氛,又烘托了主题,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最后,诗人用“伊予最是多情者,为拂前题置碧纱”两句来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每联两节,共八句。前三联写景,末联抒情。全诗以景起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真挚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