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花浸鬓根,荷叶践衫色。西城王老子,豪健不可得。
客从日没来,鹑衣遍黄埃。银杯未羽化,公馀烦一开。
山猿供嘉果,书萤惊蜡炬。能持白玉箫,为作苍鸾语。
凉飙助清奏,雨脚挥残暑。台边舞凤拍云来,潭底吟龙撇波去。
君不见宁王当日争门迎,三十六宫学新声。玉人今夜教何处,二十四桥空月明。
西城烟景何疏索,王子宦情殊不恶。有田日种黄金茅,叵奈蠹虫摇齿脚。
少年英气无羁络,浩唱高弹神自若。春风走马入花林,红日垂头困瑶阁。
老去腰支便矍铄,座人那肯妨诙谑。飞觞得似少年时,西窗几度灯花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内容主要描绘了王子定吹箫的场景。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及注释:
- 水花浸鬓根,荷叶践衫色。西城王老子,豪健不可得。
译文:水花沾湿了我的鬓发,荷叶踏碎了我的衣衫颜色。西边的城楼上王公子,豪壮的气质真是难以企及。
注释:水花(水面上的泡沫)- 水花浸鬓根,指水花打湿了诗人的鬓角。践(踩、踏)- 荷叶踏碎了,形容荷叶的绿意盎然,与衣着相映成趣。西城王老子- 指的是西边城中的王公子,即王子定。豪健(强壮有力)- 形容王公子的气派不凡,豪壮的气质难以比拟。
赏析:诗中通过描述水花和荷叶的景象来衬托人物的气质和形象,展现了王子定的豪迈气质和不羁的个性。同时,通过对比“有田日种黄金茅”等描写,也反映了他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
- 客从日没来,鹑衣遍黄埃。银杯未羽化,公余烦一开。
译文:客人从日落时分就到,穿着鹑色的衣裳满身灰尘。还没来得及喝上一杯美酒,就已到了晚上时分。
注释:日没(太阳落山)- 表示时间是在傍晚,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鹑衣(huón yī)- 一种粗布衣服。黄埃- 黄色的尘土,形容尘土飞扬。银杯- 用银制成的酒杯。羽化- 道教用语,意思是神仙飞升。公余- 公家空闲的时间,即下班后闲暇的时光。
赏析: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繁忙而又清闲的傍晚场景,通过客人的到来和离开,以及他的穿着打扮,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个人身份。
- 山猿供嘉果,书萤惊蜡炬。能持白玉箫,为作苍鸾语。
译文:山中的猿猴送来美味的食物,书萤被蜡烛的光所惊吓,无法安静地读书,只能拿起白玉箫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注释:山猿(shān yuán)- 指山中的猿猴。嘉果- 指美味佳肴或水果。书萤(shū yíng)- 在古代传说中,萤火虫可以发光,所以书萤是指书籍中的萤火虫般的智慧。烛炬(chú jù)- 指蜡烛。苍鸾语- 传说中的仙鹤叫声,这里比喻美妙的音乐。
赏析:此联通过描绘猿猴送食物给读书人、书萤因蜡烛而受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读书人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
- 凉飙助清奏,雨脚挥残暑。台边舞凤拍云来,潭底吟龙撇波去。
译文:清凉的微风伴奏着优美的音乐,雨点像脚步一样挥散了残留的酷暑。台上翩翩起舞的凤凰伴随着轻风而来,潭底潜龙随着雨滴划过水面而去。
注释:凉飙(liáo bào)- 凉爽的微风。清奏- 指优美动听的音乐。雨脚- 雨水落下时形成的雨点。挥残暑- 指驱散了夏天剩余的炎热。台边- 指舞台上的一侧或者某个特定的区域。舞凤- 指舞台上表演的舞蹈动作,通常与凤凰有关。潭底吟龙- 在潭底潜藏的龙在水中吟唱,声音如同龙在跳跃一般。
赏析:此联通过描绘台上和水下的不同景象,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既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 君不见宁王当日争门迎,三十六宫学新声。玉人今夜教何处,二十四桥空月明。
译文:你难道不知道当年宁王府的门下弟子们为了争夺名位而互相争斗吗?如今三十六个宫殿里都传来了新的声音。今晚玉人们将在哪里呢?只有二十四桥下的明月依旧明亮。
注释:宁王- 指唐玄宗的儿子李亨(历史上的安禄山)。三十六宫 - 指唐代皇宫中的三十六个宫殿,象征权力和地位。玉人 - 代指美女。今夜 - 指现在这个时候。
赏析:此联通过回忆历史故事,表达了对过去宫廷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同时,通过对玉人和明月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