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肄业文方盛,孝友传家族更豪。
旌表特恩门第贵,御书新赐姓名高。
谋孙有后荣非数,待士无疏众岂劳。
我想华林终未到,只因气概属仙曹。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贤良肄业文方盛,孝友传家族更豪。
    注释:在这里,”贤良”指的是有德行的人,”肄业”是指学习,”文方盛”表示学问正当时。”孝友”则指孝顺和友爱,”传家族”意味着这种品质代代相传。”更豪”表示更加杰出,强调了胡家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 旌表特恩门第贵,御书新赐姓名高。
    注释:这里提到的“旌表”是表彰的意思,而“特恩”、“门第贵”说明胡家的社会地位很高,受到皇帝的特殊恩宠。”御书新赐”则表示皇帝赐予的御笔书写的名字,意味着荣誉和身份的提升。

  3. 谋孙有后荣非数,待士无疏众岂劳。
    注释:这里的“谋孙”可能是指子孙能够继续发扬光大,”有后荣非数”表达了子孙后代能够继承荣耀,并非偶然。”待士无疏”意味着对待学者不冷落,与”待士无疏众岂劳”意思相近,都是说重视人才,不会让人才感到被忽视。

  4. 我想华林终未到,只因气概属仙曹。
    注释:”华林”通常指的是文人雅集的地方,如竹林七贤等。”终未到”可能是指在华林这样的文人聚集地,他未能达到或体验。”因”引导原因,”气概”指个性和气质,”属仙曹”则是将个人的气概比作仙人的气质,暗示其独特和超凡。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扬胡氏家族的德行、学识、才华及对子孙和人才的重视,展现了作者对胡氏家族的高度赞扬和尊敬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饱满,通过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表达了对于文化传承和个人修养的深刻认识。同时,诗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也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