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昔祥符日,先皇建景灵。
六飞亲奠币,万国尽来庭。
睹物知全盛,闻声识典刑。
孤臣肠九折,不忍视斯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题干的提示具体分析。
第一句:思昔祥符日,先皇建景灵。这里用“思昔”来回忆往昔,用“祥符”来指代皇帝,即“先皇”,以“景灵”代指皇帝。
第二句:六飞亲奠币,万国尽来庭。这里的“六飞”指六驾马车,“奠币”指的是向皇帝献祭,“万国”指各国,“庭”在这里是宫廷的意思。
第三句:睹物知全盛,闻声识典刑。这句诗通过诗人对所见所闻的联想,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繁荣富强、法制严明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孤臣肠九折,不忍视斯铭。这里的“孤臣”是指诗人自己,“肠九折”比喻自己的内心十分痛苦,“斯铭”指这块石碑,诗人不忍心看到这块石碑而感到痛苦。
【答案】
【解析】
(1)
“思昔祥符日,先皇建景灵”,这两句写皇帝在祥符年间建立景灵殿;“六飞亲奠币,万国尽来庭”,这两句写皇帝亲自奠祭,各国使节都到宫廷朝贡。
(2)
“睹物知全盛,闻声识典刑”,这两句写诗人通过眼前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联想到国家的繁荣和法制的严明了。
(3)
“孤臣肠九折,不忍视斯铭”,诗人看到这块石碑,想起皇帝的恩泽与功德,内心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