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罕人事,慵把历头开。
雷自地中复,风从天末来。
絪缊初熟酒,的皪未开梅。
道尽真光景,尧夫好秀才。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概括出诗句的意思即可。“冬至”意思是冬至节令到了,是一年中阳气最弱的时候。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时注意从炼意、用词和表达技巧的角度进行分析。“雷自地中复,风从天末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雷自地中复”,将雷声比作从地下钻出来的人,形象逼真;“风从天末来”,将风比作从天边吹过来的使者,生动传神。
3.本题考查对作者及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了解作者的相关经历和创作背景,同时抓住诗歌的内容主旨进行赏析。作者生活在北宋时期,他一生坎坷曲折,仕途不顺,多次被贬外任,但始终关心天下苍生,渴望建功立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仕途失意之时依然关心社会民生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译文:
我闲居很少与人来往,懒洋洋地不打开日历看日子,
雷声从地底升起,风从天边刮来。
初春的酒味正浓醇熟,未开的花苞正含苞待放。
大道尽处,自然景象呈现眼前,尧夫是个好秀才。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冬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心情十分郁闷。此诗为《东坡纪年诗》中的一篇。诗人在岁尾年初之际,触景伤情,借咏物抒怀,抒发自己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抑郁不平之情。全诗意蕴深微,寓意高远,风格平淡自然而又深沉含蓄,耐人寻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