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连三月,起来几半人。
腕柔妨草圣,目眩隔花神。
颓魄岂常望,残芳不再晨。
徘徊盼庭树,犹喜小阳春。

卧病连三月,

起来几半人。

腕柔妨草圣,

目眩隔花神。

颓魄岂常望,

残芳不再晨。

徘徊盼庭树,

犹喜小阳春。

注释:卧病:躺在床上生病。连三月:三个月连续生病。起来几半人:病后勉强起床,身体虚弱。腕柔:手肘弯曲困难。草圣:即“草书”,一种书法字体。目眩,眼睛看东西发花或模糊不清。颓魄:颓废的魂魄,比喻身体虚弱。残芳:指残存的芳香,这里指凋谢的花朵。庭树:庭院里的树木。犹喜小阳春:仍然喜欢春天的美好时光。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疾病折磨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的诗。首句“卧病连三月”直接表达了作者因病卧床已经三个月之久。次句“起坐几半人”则描绘了病后作者勉强起身时的虚弱状态,仿佛只相当于常人的一半。接着两句写因疾病而影响书写技能:“腕柔妨草圣”,“目眩隔花神”。这里的“草圣”指的是草书,一种需要极高技艺的书法,而“目眩”则进一步说明了作者因为疾病而视力受损,无法正常进行书写。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和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颓魄岂常望,残芳不再晨”,“颓魄”形容作者身体已极度虚弱,无力再追求更高的理想;“残芳不再晨”则意味着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不会再来。然而,尽管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诗人在诗歌的最后却展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徘徊盼庭树,犹喜小阳春。”他仍愿意在病榻上徘徊观望庭中的树木,并庆幸春天的到来,希望春天能带来新的希望和生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画面描绘,展现了作者在疾病折磨下的生活体验和内心世界。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心态变化,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