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杖何年掷向空,云端隐约化晴虹。
此桥端的通霄汉,谁与同游访月宫。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铁桥峰的壮丽景色。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这座山峰的雄伟和神秘。
“拄杖何年掷向空,云端隐约化晴虹。”这两句诗描述了一座山峰如何从无到有,逐渐变得清晰可见。诗人用“拄杖”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山峰的坚韧与不屈。而“掷向空”,则暗示了这座山的突然出现,给人们带来了震撼。接着,“云端隐约化晴虹”进一步描绘了天空中的彩虹,与山峰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此桥端的通霄汉,谁与同游访月宫。”这两句诗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这座山峰的另一面。诗人以“此桥端的”为引子,表达了对这座桥梁的赞美。这里的“端”字,既形容了桥梁的宏伟,也暗指了它的连接作用,使得这座山峰与天空相连。最后,“谁与同游访月宫”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引人深思。诗人邀请读者一起探索这座山峰的秘密,寻找答案。
赏析: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一座山峰的壮丽与神秘。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鼓励人们勇敢地向未知领域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