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贫立壁,渊明老经邱。
文字照千祀,何人与之俦。
我生造化间,一萍寄洪流。
收心短檠底,要陪古人游。
【注释】
“相如”:《史记》卷八十六《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是汉武帝的侍从官,曾为武帝写《子虚赋》、《上林赋》,文辞华丽,雄壮瑰伟。此处指汉代大文学家司马相如。
“渊明”:即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东晋诗人。他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与当政者同流合污,便辞官归隐于田园之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经邱”,指隐居在丘壑之间。
“文字”二句:言司马相如和陶渊明都曾作过大手笔的文章,但都因贫困而穷愁潦倒。
“我生”四句:言作者自己虽身处社会,却如浮萍一样随波逐流,没有主见。
“收心”二句:意谓作者要专心致志地从事学问或研究工作,以期成为古代文人学士之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的小诗,借咏司马相如、陶渊明等古今名人,抒发了作者自己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首联先点出题中“杂诗”二字,然后宕开一笔,用司马相如贫时立壁写起,意在说明贫贱之时仍可有才气横溢,不可因贫困而埋没自己的才华。接着又以陶渊明老来隐居写起,表明人各有志,不能因贫穷而放弃自己的理想。
颔联紧承前句,由古及今,进一步强调了贫贱之时不可放弃自己的才能和追求。颈联则由“我生”二字领起,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像一叶轻舟漂浮在大江大河之中,虽然无法掌握方向和航向,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目标,就能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最终达到目的地。尾联则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作者认为只有专心致志地从事学问或研究工作,才能成为古代文人学士之列。
这首诗语言简洁朴实,意境深远含蓄。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咏叹,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