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新寒食过,月皎子规来。
万里他乡恨,千年故国哀。
窗深敧枕听,梦短到家回。
为尔添愁寂,春风不耐催。

【解析】

题干“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是本题的限定条件。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同时注意把握关键信息点,如诗人、时间、地点等。

首先明确这首诗的意思。客枕闻鹃:客人卧听杜鹃声。鹃啼,即杜鹃鸣,古代传说此鸟鸣时,口中有血出。古人常将此作为悲悼亡人的哀音。烟新寒食过,月皎子规来。新烟初升,寒食已过,月亮皎洁明亮,子规(布谷)鸣叫。指清明时节。万里他乡恨,千年故国哀。万里之外的他乡,千年前的国土都令人悲伤。窗深敧枕听,梦短到家回。我靠在窗户边斜着身子枕着听,梦很短,回到家里。为尔添愁寂,春风不耐催。为你增添忧愁寂寞,春风也受不了我的折磨。

【答案】

译文:烟新寒食节过后,明月皎洁明亮,子规在鸣叫。我在万里他乡,思念千里之外的故国,梦中回家。我倚窗斜卧,枕上听那一声声哀切的杜鹃。梦醒之后,回到现实的家乡,心中更加忧伤。你让我增添了愁绪与寂寞,春风也无法忍受。赏析:这是一首写离情别恨的小诗,以物起兴,托物抒情。开头二句写清明时节的景象:“烟新”表明春色已浓,寒食已过,但夜深人静之时,却传来了杜鹃的哀鸣。“月皎”则说明月光皎洁,子规在鸣,都是暗示人们正逢清明时节。“万里”“千年”,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惆怅。“窗深敧枕”,说明诗人彻夜未眠。“梦短”,说明梦醒后回到了现实中的家乡,但心情仍然十分沉重。最后两句写因思乡而引起的愁苦:“为尔”指杜鹃声,“添愁”则是说因为思乡而增添愁苦。“春风”二字既承接上句中的“愁”,又引出下文“耐”,意谓这种愁苦是无法忍受的。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