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门竹巷静生苔,节序俄惊物物催。
一雨拉将寒食过,百花让与牡丹开。
若为缱绻留春日,正可淋漓纵酒杯。
呼舞忽闻猿鹤喜,儿童忙报故人来。

晚春喜友人至

柳门竹巷静生苔,节序俄惊物物催。

一雨拉将寒食过,百花让与牡丹开。

若为缱绻留春日,正可淋漓纵酒杯。

呼舞忽闻猿鹤喜,儿童忙报故人来。

注释:

柳门竹巷:指幽静的地方。

节序:节气,节令。

一雨:一场春雨(雨水)。拉将:使……受到(影响)。寒食:清明节前一两天,禁火寒食。

留春日:留住春光。

缱绻:依恋不舍。

淋漓:淋漓尽致,形容酒酣兴浓。

呼舞:欢呼舞蹈。忽闻:突然听到。猿鹤喜:猿猴和鹤因春天到来而高兴。

忙报:急忙告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全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首句“柳门竹巷静生苔”,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竹林小道,上面生长着青苔,给人一种宁静、古朴的感觉。这句诗通过描写环境的安静和植物的生长,为接下来的诗意铺垫了基础。

颔联“节序俄惊物物催”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变化。这里的“节序”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某个时节,而“物物催”则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活力四溢。

颈联“一雨拉将寒食过,百花让与牡丹开”则是具体描绘了春天的变化。一场春雨过后,寒食节也过去了,百花争相开放,其中最显眼的就是牡丹。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尾联“若为缱绻留春日,正可淋漓纵酒杯”则是作者的一种感慨。他希望留住春天的美好时光,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然而,这种心情并未持续长久,因为接下来一句“呼舞忽闻猿鹤喜,儿童忙报故人来”打破了他的幻想。猿猴和鹤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欢喜,孩子们急忙告诉作者他们的朋友来了。这句诗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又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友情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