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际重熙讲克禋,祖宗严配答慈仁。
典章备物该三代,殿宝殊名应五辰。
早岁侍祠曾受嘏,外方留镇屡颁春。
皇恩更远皆宣布,自此祥风起八垠。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运际重熙讲克禋,祖宗严配答慈仁。
  • “运际重熙”指的是国家运势和太平盛世,“讲克禋”则是指祭祀仪式,表示对祖先的崇敬之意。“祖宗严配答慈仁”则是说祖宗严肃地配享着祭礼,以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1. 典章备物该三代,殿宝殊名应五辰。
  • “典章备物”指的是国家的典章制度完备,可以应对各种情况。“该三代”则是说典章制度涵盖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经验。“殿宝殊名”则是指帝王的宫殿中收藏着不同时期的独特宝物,用以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应五辰”则是指这些宝物的名称与天上的五个方位相匹配,寓意国家的稳定和吉祥。
  1. 早岁侍祠曾受嘏(guò),外方留镇屡颁春。
  • “早岁侍祠”指的是早年在宫中担任侍臣时受到皇帝的恩赐和祝福。“曾受嘏”则是说曾经接受过这种祝福。“外方留镇”则是指在外地方担任官职或驻守边疆。“屡颁春”则是指多次颁发春天的礼物或赏赐,表达了对外地方官员的关怀和支持。
  1. 皇恩更远皆宣布,自此祥风起八垠。
  • “皇恩更远”指的是皇帝的恩泽和关怀已经远远传播到各地。“皆宣布”则是说这些恩惠已经被广泛传达给百姓。“自此祥风起八垠”则是指从这一刻开始,吉祥之风将会遍及全国的各个角落。这里的“八垠”指的是全国的范围。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诗中的“运际重熙”、“祖宗严配答慈仁”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繁荣和对祖先的敬仰之情。而“典章备物”、“殿宝殊名”、“皇恩更远”等词语则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典制和文化传承的重视。整首诗体现了杜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