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峻山形壮,周遭尽胜游。
抱岩如拱手,转岭似回头。
老木凌空迥,浓云覆石幽。
朝阳千里快,暮雨数峰愁。
涧底猿随鹿,松颠鹤胜鸥。
香花开静宇,烟火认他州。
宝翰中朝锡,神灯半夜留。
势容逋客恋,景许化工偷。
雪色连年贮,岚光几院收。
仙葩多踯躅,野果号猕猴。
法印传无碍,禅机问即酬。
丛林分径路,莲社得朋俦。
眼远层霄阔,心澄外物浮。
登临豁尘抱,今古信悠悠。
【注】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归隐后,描写了云顶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自然的感悟。
诗句翻译与注释:
- 地峻山形壮,周遭尽胜游。
- “地峻”: 地形险峻。
- “山形壮”: 山势雄伟壮观。
- “周遭”: 周围。
- “尽”: 全部、都。
- “胜游”: 美景之游。
译文:《云顶山》描绘了山势险峻且雄伟壮观的景象,整个山谷都是值得游览的美景。
- 抱岩如拱手,转岭似回头。
- “抱岩”: 环抱着岩石。
- “如拱手”: 像双手合十致敬。
- “转岭”: 回望山峰。
译文:形容山峦环绕的样子,好像双手合十致敬;回望山峰,仿佛在作别。
- 老木凌空迥,浓云覆石幽。
- “老木”: 苍劲的树木或树龄长久的树木。
- “凌空”: 高耸入云或直上云霄。
- “浓云”: 浓厚的云雾。
- “覆石”: 覆盖石头。
译文:高大挺拔的老树直插云霄,厚重的云雾笼罩着岩石显得神秘莫测。
- 朝阳千里快,暮雨数峰愁。
- “朝阳”: 日出时阳光照射的地方。
- “暮雨”: 傍晚的雨。
- “数峰”: 多个山峰。
译文:旭日东升,光芒四射,给人以希望和快乐;而傍晚细雨纷飞,给山峰披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
- 涧底猿随鹿,松颠鹤胜鸥。
- “涧底”: 溪流底部。
- “猿随鹿”: 猿猴跟着鹿儿跳来跳去,表示活泼生动。
- “松颠”: 高高的松树林顶。
- “鹤胜鸥”: 鹤比鸥鸟更高傲。
译文:溪水边有猿猴和麋鹿嬉戏玩耍,松林顶部则有仙鹤傲视群雄。
- 香花开静宇,烟火认他州。
- “香花”: 芳香的花朵。
- “开”: 开放。
- “静宇”: 宁静的宇宙。
- “烟火”: 指人间繁华。
- “认他州”: 认作远方的土地。
译文:芬芳的鲜花盛开在宁静的天地之间,但人们却把人间的烟火当作遥远的他乡。
- 宝翰中朝锡,神灯半夜留。
- “宝翰”: 珍贵的信物,此处指书信。
- “中朝”: 朝廷或国家中心地带。
- “锡”: 赐给、授予。
- “神灯”: 神话中的神奇灯火。
译文:珍贵的书信被赐予朝廷,神奇的灯光在半夜里还留在手中。
- 势容逋客恋,景许化工偷。
- “逋客”: 逃难之人、隐居者。
- “化工”: 自然之力、造化之妙。
译文:自然之力让人留恋,造化之妙让人偷偷地欣赏。
- 雪色连年贮,岚光几院收。
- “雪色”: 白雪的颜色。
- “连年”: 连续多年、持续多年。
- “岚光”: 山间的雾气和光亮。
译文:连绵不断的白雪储存了整整一年,山间雾气的光彩也映照了整个院落。
- 仙葩多踯躅,野果号猕猴。
- “仙葩”: 神仙般的花。
- “踯躅”: 徘徊不前或犹豫不决的样子。
- “野果”: 野生果实。
译文:神仙般美丽的花朵总是迟疑不决地徘徊,而野生果实则叫猕猴。
- 法印传无碍,禅机问即酬。
- “法印”: 佛教中的法轮(象征佛法的转动),这里比喻佛祖的印记。
- “禅机”: 禅宗中领悟佛理的智慧。
译文:佛法无边,无法阻挡,禅宗智慧如同回应询问一样迅速回答。
- 丛林分径路,莲社得朋俦。
- “丛林”: 佛教徒居住的地方,也指寺院。
- “分径”: 分叉的道路。
- “莲社”: 佛教徒结伴修行的组织。
译文:在寺院中,我们沿着不同的道路前行,而在莲社之中,我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 眼远层霄阔,心澄外物浮。
- “眼远”: 视野开阔,眼界宽广。
- “层霄”: 天空中的云朵。
- “心澄”: 心境清澈、平静。
译文:眼睛望向辽阔的天空,心胸澄澈,对外界事物不再有任何挂碍。
- 登临豁尘抱,今古信悠悠。
- “登临”: 登上高处进行观察或思考。
- “豁尘抱”: 摆脱世俗的困扰和束缚。
- “今古”: 古代和现代。
译文:登上高处能开阔胸怀,对过去和现在都能淡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