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诏书褒蜥蜴,为与生民致膏泽。
圣君虔祷享嘉应,其功似共乾坤敌。
载之令甲告天下,郡县奉承谁敢易。
大臣作诗纪盛事,更唱迭酬盈卷帙。
去冬不雪春不雨,云在西郊尚凝密。
顿来荧惑犯太阳,曜灵无光如血色。
九重焦劳念凶旱,细札数行殊怛恻。
庶官群吏各奔走,欲以精诚干化力。
佛宫老庙皆恳叩,龙宇鹅坛竞搜索。
又令中使持御香,岳渎遍祈犹未获。
首种不入最大事,而况三农方失职。
传闻九路已蠲税,应是田畴少禾麦。
吁嗟蜥蜴厚颜否,造化至幽非尔责。
青童柳枝宛如故,何事威灵减当日。
苍生若望尔为霖,安用庙堂贤辅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描写了蜥蜴(一种蛇)在干旱时期降雨的情况。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对民生的关爱以及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下面是逐句解读:

  1. 前年诏书褒蜥蜴,为与生民致膏泽。
    前年的诏书表彰了蜥蜴,因为它给百姓带来了好处。这里的“膏泽”指的是滋润大地、滋养生命的意思。

  2. 圣君虔祷享嘉应,其功似共乾坤敌。
    圣明的君主虔诚地祈祷,得到了吉祥的回应。这里的“乾坤敌”意味着与天地相匹敌,表示蜥蜴的功劳与天地一样伟大。

  3. 载之令甲告天下,郡县奉承谁敢易。
    记录下这一成就,并通告天下。郡县官员们都不敢轻易改变。这里的“令甲”指的是法令或命令。

  4. 大臣作诗纪盛事,更唱迭酬盈卷帙。
    大臣们创作诗歌来记载这一盛事,作品众多。这里的“卷帙”指的是卷轴和书籍。

  5. 去冬不雪春不雨,云在西郊尚凝密。
    去年冬天没有降雪,春天没有降雨。云彩在西边的郊区仍然很浓密。这里的“凝密”指的是浓密、密集。

  6. 顿来荧惑犯太阳,曜灵无光如血色。
    突然,火星侵犯了太阳,使得太阳失去了光芒,就像血一样。这里的“荧惑”指的是火星,“曜灵”指的是太阳。

  7. 九重焦劳念凶旱,细札数行殊怛恻。
    皇帝十分焦虑地担心严重的旱灾,写下了几封信来表达他的担忧。这里的“九重”指的是皇帝的高位,“怛恻”指的是哀痛、忧虑。

  8. 庶官群吏各奔走,欲以精诚干化力。
    各级官员们纷纷奔走,希望用他们的忠诚来改变这种状况。这里的“庶官”指的是各种官职的人,“群吏”指的是官员。

  9. 佛宫老庙皆恳叩,龙宇鹅坛竞搜索。
    佛寺的老庙都在诚恳地祈祷,龙宫的鹅坛也在争相寻求答案。这里的“佛宫”指的是佛教寺庙,“龙宇”指的是道教庙宇,“鹅坛”可能是指道教的祭坛。

  10. 又令中使持御香,岳渎遍祈犹未获。
    又派人让太监拿着御香到各处去祈祷,但仍未得到神灵的响应。这里的“中使”指的是宫中的使者。

  11. 首种不入最大事,而况三农方失职。
    最糟糕的是没有种植作物,更何况农业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这里的“首种”指的是播种作物。

  12. 传闻九路已蠲税,应是田畴少禾麦。
    听说有九条道路已经免除了税收,田地里的禾麦应该也少了。这里的“蠲税”指的是免除赋税。

  13. 吁嗟蜥蜴厚颜否,造化至幽非尔责。
    唉,可怜的蜥蜴,你难道不觉得羞耻吗?大自然的造化如此神秘,并不是你的过错。这里的“呼嗟”指的是感叹、叹息。

  14. 青童柳枝宛如故,何事威灵减当日。
    青童柳枝似乎还是以前的样子,为什么威灵的力量减少了当年?这里的“青童柳枝”指的是神话中的神仙形象,“威灵”指的是神圣的力量。

  15. 苍生若望尔为霖,安用庙堂贤辅弼。
    老百姓们都在期待您带来甘霖,哪里还需要庙堂上的贤才辅佐呢?这里的“苍生”指的是普通百姓,“霖”指的是雨水或甘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