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吾老矣,诗酒得斯人。
邂逅干戈际,殷勤骨肉亲。
锦囊元绝俗,琼树旧无尘。
归棹荷花里,从谁问玉津。

【注释】

1.见怀:即《答卢纶见怀》。

2.飘零:漂泊,流落。

3.吾老矣:我老了。

4.诗酒得斯人:因与卢纶交游而感到欣慰。

5.邂逅:偶然相遇,不期而遇。干戈:古代兵器,借代战争。

6.殷勤:情意恳切。骨肉亲:指至交好友。

7.锦囊:精美的丝织品,此处指书信。元:通“原”。绝俗:超脱尘世。琼树:美玉树。

8.归棹荷花里,从谁问玉津:指自己归乡,在荷花丛中,不知向谁询问故乡的玉津。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载(751),当时作者正在洛阳与友人相聚,而卢纶此时在长安,诗人便写了这首诗寄给卢纶。

首句写自己的漂泊之苦和对知音朋友的喜悦之情,为后文写相逢作了铺垫。二、三两句写两人不期而遇的情景。干戈,是武器,这里用来比喻战乱,暗含着诗人对时局动荡的忧虑。“殷勤”二字,则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友谊。

四、五两句写与卢纶相见时的惊喜。锦囊,是指信笺。“绝俗”一词表明诗人把这次重逢看作是难得的知己相遇,因此十分珍惜这次相聚。“旧无尘”,说明卢纶的书信写得十分清丽脱俗。

六、七句写卢纶对自己如亲人一般,又用“琼树”来比喻卢纶,突出其才学高洁。

八句写自己归乡途中的景况,以归乡为题,却无一字道及家国,而是将笔锋一转,写到了自己的归乡之路。“从谁问玉津”,一个“问”字,不仅点出了诗人的迷茫、惆怅,而且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也表现了友情的深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