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色溪光五月寒,幅巾藜杖接清欢。
吞声鸟自屏中过,倒影山从镜里看。
佳处唯堪著胸次,平生久已付毫端。
向来未筑沙堤路,岂信东山有谢安。
诗句注释与译文:
- 树色溪光五月寒
- 注释:形容初夏时节,树叶和溪流映照着阳光的景色。
- 译文:五月的天气,树木和溪水都被阳光照耀,显得格外清凉。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清幽、凉爽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五月的大自然之中,感受到夏日的宁静与美好。
- 幅巾藜杖接清欢
- 注释:用幅巾和藜杖来表示简朴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 译文:戴着幅巾,拿着藜杖,享受着清新的快乐。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吞声鸟自屏中过
- 注释:形容鸟儿在屏风后悄无声息地飞过。
- 译文:鸟儿从屏风后面悄悄飞过,不发出一点声音。
- 赏析:这句诗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鸟儿飞翔的场景,通过“吞声”这一细节,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和诗意。
- 倒影山从镜里看
- 注释:指水面上反射出的山的影子。
- 译文:倒影在水面上清晰地显现出来,就像镜子里的影像。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倒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 佳处唯堪著胸次
- 注释:只有那些美好的事物才能真正触动人心,留在心底。
- 译文:只有那些美好的地方才能让我的心灵感到震撼。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感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平生久已付毫端
- 注释:把一生的志向和理想都寄托在笔端。
- 译文:将一生的追求和梦想都寄托在笔下。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理想的坚持和追求。
- 向来未筑沙堤路
- 注释:以前没有修建过沙堤道路。
- 译文:以前没有修建过沙堤道路。
- 赏析:这句诗通过回忆的方式,展示了诗人曾经的经历和成长的过程,也反映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 岂信东山有谢安
- 注释:谢安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以其智慧和才华著称。
- 译文:怎么会相信东山上会有谢安这样的智者?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佩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历史的了解和思考。
诗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德孺池边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全诗语言朴实而富有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