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堪秋热与春寒,北客南州有底欢。
酒熟但招吾辈饮,诗成莫与俗人看。
眼明白鸟清溪上,心折黄鹂碧树端。
口诵离骚手遮日,梦魂不敢到长安。
过德孺池上二首
谁堪秋热与春寒,北客南州有底欢。
酒熟但招吾辈饮,诗成莫与俗人看。
眼明白鸟清溪上,心折黄鹂碧树端。
口诵离骚手遮日,梦魂不敢到长安。
注释:
谁堪秋热与春寒:谁能忍受这秋天的酷热和春天的严寒呢?
北客南州有底欢:作为北方来的客人,在南方的州城有什么快乐呢?
酒熟但招吾辈饮:酒已经准备好了,只等着我们一起来喝啊。
诗成莫与俗人看:诗已经写成了,不要给庸俗的人看了哦。
眼明白鸟清溪上,心折黄鹂碧树端:清澈的溪水旁,我看着明净的鸟;碧绿的树梢上,我听到了婉转的黄鹂啼鸣,内心感到无比的震撼。
口诵离骚手遮日,梦魂不敢到长安:口中诵读着《离骚》,手都挡住了太阳;梦中魂飞魄散,不敢再回到那遥远的长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贬谪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首句“谁堪秋热与春寒”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无奈和辛酸。诗人身处异地,面对四季变换,却无法享受家乡的温暖和舒适。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次句“北客南州有底欢”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作为一个北客,来到南方这样的繁华之地,本应感到欢喜,但实际并非如此,反而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助。这种情感的转变,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和无奈。
接下来两句“酒熟但招吾辈饮,诗成莫与俗人看”,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和深化。酒可以解愁,诗也可以寄托情感,然而在官场中,这些都无法真正实现。因此,诗人只能邀请同僚一起饮酒作乐,以排遣心中的苦闷;而他的诗作,也只能独自欣赏,不能与他人分享。这种无奈和孤独,使得诗人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
“眼明白鸟清溪上,心折黄鹂碧树端”两句则是对前两句情感的具体描绘。在清澈的溪水旁,诗人看到了明亮的鸟儿在飞翔;而在碧绿的树上,他听到了婉转的黄鹂啼鸣。这些美景和声音,都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使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然而,这种美好和生机,却无法带给他安慰和力量,反而让他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
最后两句“口诵离骚手遮日,梦魂不敢到长安”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虽然在现实中无法摆脱困境,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日夜诵读《离骚》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但当他想到家乡和亲人时,又会不自觉地将手遮日,仿佛怕被现实所吞噬。这种矛盾和挣扎的情感,使得诗人更加渴望回到家乡和亲人身边。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以及他在困境中仍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