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植何夭矫,苍皮馀雨溜。
本非寻常材,岁月方成就。
伟此萧散姿,眄睐揖孤秀。
慕陶筑斯亭,千载可同臭。
引杖步嘉荫,携书席永昼。
舒啸一徜徉,清风满怀袖。
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
何因借羽翮,接踵宾裾后。
【译文】
庭前植下的是什么?是那棵苍劲的古木,余雨溜。
它并不是普通的材,而是岁月成就的材料。
伟岸的树姿多么萧散洒脱,徐使君你常常眄望这棵古木孤秀。
羡慕陶渊明筑此亭,千年后人们也会赞美他的高风亮节。
引杖在树下漫步,携书席在庭院中长昼。
舒啸一徜徉,清风满怀袖。
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
何因借羽翮,接踵宾裾后。
【赏析】
徐霞客的《题九江徐使君眄柯亭》是一首咏物诗,写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当时徐霞客已五十岁,他在江西九江任上,为徐使君新建的柯亭作记。这首七绝诗,是作者对柯亭的颂扬。
“庭植何夭矫,苍皮馀雨溜。”首句以设问起势,言柯亭之树虽非夭矫奇伟,却有一股苍劲之气。“苍皮”二字,点明了树皮的颜色,而“余雨溜”三字,则又写出了雨后春笋的景象。“本非寻常材”以下四句,写这棵柯亭之树,并非寻常材料所造,而是岁月方成就的。“伟此萧散姿”,“伟”通“唯”,只有。“眄睐揖孤秀”,用拟人手法,写这棵柯亭之树傲然独立的姿态。“伟”、“眄”、“揖”三字,皆含赞赏之意。末句“慕陶筑斯亭”,则表明徐霞客的志趣所在:“千载可同臭”。
“引杖步嘉荫,携书席永昼。”徐霞客喜欢读书,他常在树荫下面或席地而坐,与朋友品茗论文,或独自吟哦,怡然自得。“舒啸一徜徉,清风满怀袖。”徐霞客常在树荫下舒啸畅饮,有时还把衣袖都带满了清风。
“更想五老峰,杰卓立癯瘦。”五老峰在江西庐山,山形峻拔,石色苍翠。徐霞客曾游庐山,并留下《游五老峰》的名篇。他赞叹庐山之胜,说:“五老当关,群山拱列;晴则碧嶂万寻,阴则苍茫如雾。”他称赞五老峰的景色:“峭削耸出之形,嶙峋特出之势,若飞龙走兽、蛟龙盘郁者。”徐霞客还写道:“峰之北壁,悬瀑挂练,泻入深潭,水击石鸣玉,其响泠然。”徐霞客对五老峰的欣赏和赞美之情溢于笔端。
“何因借羽翮,接踵宾裾后?”徐霞客一生酷爱自然,他常从庐山到九鲤湖、天池山、龙虎岩等名山游览,他热爱大自然,也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因此,他渴望像鸟儿一样振翅高飞,去追逐自由的生活。“羽翮”一词,既形容鸟儿的翅膀,也比喻人的抱负。“接踵宾裾后”一句,意思是说:我愿追随你们之后去实现我的远大理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徐霞客对柯亭的景仰之情和向往自由之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