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此峰独飞来,群山让秀中崔嵬。
神刓天画不可状,仰视孤高摩斗魁。
蕴灵产此万珍木,隆霜几度森不摧。
异僧一见乃能识,击洞果有猿声哀。
灵隐之南天竺北,筑亭结屋初谁媒。
直疑朱夏落冰雪,亦恐白昼藏风雷。
槛泉清可数毛发,白石齿齿如琼瑰。
参差透影微日下,淅沥生籁长飔回。
恍然若欲学蝉脱,洗眼绿净无纤埃。
已将缨尘付流水,更以屐齿留苍苔。
南丰家世有人物,幅巾藜杖同裴徊。
剧谈抵掌共相对,惜无玉酒倾金罍。

这首诗的原文是“陪曾宏父登冷泉亭望飞来峰,何年此峰独飞来,群山让秀中崔嵬。神刓天画不可状,仰视孤高摩斗魁。蕴灵产此万珍木,隆霜几度森不摧。异僧一见乃能识,击洞果有猿声哀。灵隐之南天竺北,筑亭结屋初谁媒。直疑朱夏落冰雪,亦恐白昼藏风雷。槛泉清可数毛发,白石齿齿如琼瑰。参差透影微日下,淅沥生籁长飕回。恍然若欲学蝉脱,洗眼绿净无纤埃。已将缨尘付流水,更以屐齿留苍苔。南丰家世有人物,幅巾藜杖同裴徊。剧谈抵掌共相对,惜无玉酒倾金罍。”

我们要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冷泉亭的诗,作者通过观察和想象,描绘了飞来峰的壮丽景色和冷泉亭的独特风貌。诗中的关键词包括“峰”、“泉”、“亭”等,这些都是诗人观察和描绘的对象。

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1. 何年此峰独飞来,群山让秀中崔嵬。
  • “何年”表示何时,意为何时这座山峰独自飞来。
  • “群山”指的是周围的山峦。
  • “让秀”意为让出美丽的地方。
  • “崔嵬”意为高大、雄伟。
  1. 神刓天画不可状,仰视孤高摩斗魁。
  • “神刓”意为神工鬼斧,形容景色奇特。
  • “天画”意为天上的画作,形容景色如画。
  • “不可状”意为无法形容。
  • “仰视”意为仰望。
  • “孤高”意为高耸入云。
  • “摩斗魁”意为与北斗星争辉。
  1. 蕴灵产此万珍木,隆霜几度森不摧。
  • “蕴灵”意为蕴藏灵气。
  • “万珍木”意为各种珍贵的树木。
  • “隆霜”意为严寒的气候。
  • “几度”意为多少次。
  • “森不摧”意为依然茂盛。
  1. 异僧一见乃能识,击洞果有猿声哀。
  • “异僧”意为不同寻常的僧人。
  • “一见”意为一眼就能认出。
  • “击洞”意为击打出洞穴。
  • “果有”意为果然有。
  • “猿声哀”意为猿猴的叫声显得凄凉。
  1. 灵隐之南天竺北,筑亭结屋初谁媒。
  • “灵隐”意为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南”和”北”分别指方位。
  • “天竺”意为佛教寺庙的名称,这里指杭州西湖附近的天竺寺。
  • “筑亭结屋”意为建造亭子和房屋。
  1. 直疑朱夏落冰雪,亦恐白昼藏风雷。
  • “朱夏”意为夏天。
  • “落冰雪”意为像冰雪一样晶莹剔透。
  • “白昼”意为白天。
  • “藏风雷”意为隐藏着风暴雷电。
  1. 槛泉清可数毛发,白石齿齿如琼瑰。
  • “槛泉”意为栏杆旁的泉水。
  • “清可数毛发”意为清澈得可以数清楚每一根发丝。
  • “白石”意为白色的石头。
  • “齿齿如琼瑰”意为像琼瑰宝石一样排列整齐。
  1. 参差透影微日下,淅沥生籁长飚回。
  • “参差”意为参差不齐。
  • “透影”意为穿透光线。
  • “微日下”意为在微弱的阳光下。
  • “淅沥”意为淅淅沥沥。
  • “生籁”意为自然的声音。
  • “长飚回”意为长风吹过回旋。
  1. 恍然若欲学蝉脱,洗眼绿净无纤埃。
  • “恍然”意为恍然大悟。
  • “欲学蝉脱”意为想要学习蝉的蜕皮过程。
  • “洗眼绿净无纤埃”意为用绿水清洗眼睛,没有尘埃。
  1. 已将缨尘付流水,更以屐齿留苍苔。
  • “缨尘”意为冠带上的灰尘。
  • “流水”意为水流。
  • “屐齿”意为鞋底。
  • “留苍苔”意为留下青苔。
  1. 南丰家世有人物,幅巾藜杖同裴徊。
  • “南丰”意为南宋诗人陆游的字号或籍贯。
  • “家世”意为家族背景。
  • “有人物”意为有才华的人。
  • “幅巾藜杖”意为头戴方巾,手拄藜杖。
  • “裴徊”意为徘徊。
  1. 剧谈抵掌共相对,惜无玉酒倾金罍。
  • “剧谈”意为激烈的讨论。
  • “抵掌”意为手掌相击。
  • “共对”意为共同面对。
  • “倾金罍”意为倒满金杯。
  • “惜无玉酒倾金罍”意为可惜没有玉酒杯来倒满金杯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