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风正薰弹广陵,乱世掩抑咿嚘声。
孰谓嵇康敢不臣,此心炯炯难自明。
荒楸古墓鬼神啸,大泽深山龙凤惊。
我来听此可无语,天乎孰谓得其平。
听弹广陵
广陵,即扬州,古时以扬州为中心的地区。这首诗是作者在扬州时所写。
译文:
当时正逢春风拂动,轻轻弹奏起悠扬的广陵曲;乱世中,这声音被压抑着,只有咿呀之声。
谁能说嵇康敢于不臣服于司马氏呢?他心中明亮坚定,无法明言。
荒芜的楸树和古墓前,鬼神在呼啸;在大泽深山间,龙凤也在惊惧地飞翔。
我来聆听此曲竟无话可说,天哪!谁能说我得到了真正的安宁?
注释:
- 时风正薰弹广陵:正值春风拂动之时,轻轻地弹出悠扬的广陵曲。薰,通“熏”,香气四溢。
- 乱世掩抑咿嚘声:乱世中,这声音被压抑着,只能发出咿呀之声。掩抑,遮蔽、压制。
- 孰谓嵇康敢不臣:谁能说嵇康敢于不臣服于司马氏呢?孰谓,岂有谁。嵇康,字叔夜,三国魏末至西晋初年杰出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他曾因不满司马氏专权而被流放。
- 此心炯炯难自明:他内心明亮坚定,无法明言。炯炯,目光明亮的样子。
- 荒楸古墓鬼神啸:荒芜的楸树和古墓前,鬼神在呼啸。荒楸,指荒芜的楸树。
- 大泽深山龙凤惊:在大泽深山间,龙与凤凰都在惊慌地飞翔。
- 我来听此可无语:我来聆听此曲竟无言以对。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借琴声寄托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独立人格的向往之情。
首句“时风正薰弹广陵”,以春天的风喻指当时的风气,广陵曲,指当时流行的乐曲。这里用“薰”字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吹过,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弹奏起广陵曲,表达了他对这种时代风气的不满和厌恶。
第二句“乱世掩抑咿嚘声”,则更进一步指出了广陵曲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乱世中,人们的心情复杂多变,只有广陵曲才能引起共鸣,因此它被深深地压抑着,只能发出咿呀之声。这里的“掩抑”二字,既表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压力,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压抑。
第三句“孰谓嵇康敢不臣”,则是诗人对嵇康的评价。他认为嵇康敢于反抗司马氏的黑暗统治,是不可多得的英雄豪杰。这里用了“孰谓”一词,表示对嵇康的敬仰之情。而嵇康正是因为不臣于司马氏才被贬谪到南方,可见诗人对嵇康的评价是何等的高远。
第四句“此心炯炯难自明”,则是诗人对自己心志的抒发。他虽然身处乱世,但心志却如明镜般清澈,难以被外界所迷惑。这里的“炯炯”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他内心的坚定和明亮。
第五句“荒楸古墓鬼神啸”,则是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荒芜的楸树和古墓前,鬼神在呼啸;在大泽深山间,龙凤也在惊慌地飞翔。这里的描写既有对历史的感叹,也有对现实的忧虑。
最后一句“我来听此可无语”,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我来到这里倾听这广陵曲,竟然无言以对。这里的沉默不是沉默不语,而是对世间纷扰的超然物外,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
全诗通过对广陵曲的吟诵,抒发了诗人对时代风云变幻的感慨,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人生真谛的追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咏史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