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道双峰辟,凌空万仞酋。
于秦置扃鐍,与蜀作襟喉。
【注释】:
凌空万仞——形容剑门关险要高峻,有如天险一般。
于秦置扃鐍(jiǒng léi)——在秦国时就设置关口。扃,古代关锁;鐍,铜制锁钥。
与蜀作襟喉——指作为蜀地的咽喉要道。
【赏析】:
《剑门关》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描绘了剑门关雄伟的山势和关隘的险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首句“当道双峰辟”,以夸张的笔调描绘出剑门关雄奇的山势。双峰耸立,如同两扇大门般矗立在道路中央,给人一种震撼的力量。
次句“凌空万仞酋”,进一步描绘了剑门关的险峻之极。从高空中俯瞰,万仞高山仿佛直插云端,令人望而生畏。这里的“万仞”指的是极高之处,形容山峰之高峻;而“酋”字则形象地描绘出山峰挺拔、高耸入云的景象。
末句“于秦置扃鐍”,则点明了这首诗的题旨。在秦国时期,就已经设置了这座重要的关隘,成为了连接中原与蜀地的咽喉之地。这一句既交代了剑门关的历史背景,又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与蜀作襟喉”,则是进一步强调了剑门关的地理位置。作为蜀地的咽喉要道,它不仅是交通的重要枢纽,更是战略上的关键所在。这里用“襟喉”一词来形容剑门关在蜀地的地位,既突出了它的战略意义,也展现了它作为国家重镇的威严。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剑门关雄奇的山势和险要的关隘特点,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