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阔莲宫迥,楼台半倚山。
地联巴峡近,门对濮溪湾。
柏径松烟湿,石房雨藓斑。
白云邀客住,明月伴僧闲。
经梵喧哗外,香灯杳霭间。
胜游成邂逅,危搆喜跻攀。
世路诚何极,尘心久欲还。
輶车正催发,缓步出重关。
【注释】:
野阔 :指野外。莲宫 :指寺院中的莲花座上的佛像。
巴峡 :指长江三峡之一,在四川奉节县东。濮溪 :即白帝城下的溪流。
柏径 :指山中柏树所成的路径。松烟 :指山中松林的烟气。石房 :指山洞或洞穴。雨藓斑 :指山岩苔藓。
白云 :此指寺庙。邀客住 :邀请客人来住宿。明月 :此指月亮。伴僧闲 :和僧人一起悠闲地欣赏月光。
经梵 :诵经之声。香灯 :供佛之香与灯火。杳霭 :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渺茫)。危搆 :高而险的建筑。跻攀 :登攀。
世路 :人世间的道路。诚何极 :实在没有尽头。尘心 :世俗之心。
輶车 :古代一种轻便的车。正催发 :正催促出发。
缓步 :慢慢地走。出重关 :走出重重关卡。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定林院的诗,首联写景,颔联写寺门对江,颈联写寺中幽静,尾联写游定林院的体会。全诗以游定林院为中心,从寺外到寺内,从近处到远处,层层深入,步步展开,把景物写得如在眼前,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首联“野阔莲宫迥,楼台半倚山”。野阔是说四周开阔、旷远,莲宫是佛殿名,迥是深远的意思。这里写诗人游览定林院时看到的景色。“楼台”句点出寺内的建筑,“半倚山”说明这座寺院依山建造。
颔联“地联巴峡近,门对濮溪湾”。巴峡是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宜昌市西;濮溪在四川万县东,这两句写诗人从寺院外眺望所见的景色。“巴峡”指长江三峡,“濮溪”即指万县东的一条小溪,这里用“地联”和“门对”,写寺院的地势高峻,建在高山之上。
颈联“柏径松烟湿,石房雨藓斑”。“柏径”指山间的柏油小路,“松烟”是松林里的雾气,“石房”是岩石上的洞穴,“雨藓斑”指岩石上苔藓的颜色。这一联写诗人在寺内外所看到的景物。“柏径”句写山路的松林,因为山高雾多,所以雾气很大,好像柏叶一般,“石房”句写洞府,由于雨水多,岩石长满了苔藓,看上去像被苔藓染过一样,颜色斑驳,十分难看。
末联“白云邀客住,明月伴僧闲”。“白云”指白云寺,“邀客住”是指白云寺邀请游客前来居住,“明月伴僧闲”是指明月陪伴和尚度过清闲的时光。这两句是写寺院的环境和僧侣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宁静、清闲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定林院内外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