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谢门中鸾凤翔,少年奇志已昂藏。
空馀诗律知谁敌,欲继家声失所望。
作赋曾惊祢衡俊,行歌不见接舆狂。
临终一念归空寂,讵肯修文学卜商。
注释:
- 王谢门中鸾凤翔,少年奇志已昂藏:意思是说在王家和谢家这样的豪门世家,就像鸾凤一样高飞,而少年的志向已经非常远大。
- 空馀诗律知谁敌,欲继家声失所望:意思是说虽然有才华,但是没有人可以匹敌,想要继续家族的声望,却感到失望。
- 作赋曾惊祢衡俊,行歌不见接舆狂:意思是说曾经作赋震惊过祢衡(汉代辞赋家,以才华横溢著称),但是却看不到像接舆那样的狂放行为。
- 临终一念归空寂,讵肯修文学卜商:意思是说在临死的时候,他有一个念头,就是回到空虚寂寞的地方,而不是去追求学问和功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惋惜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悲凉感。
第一句“王谢门中鸾凤翔”,描绘了友人在豪门世家的地位和才华,如同鸾鸟凤凰一般高贵。第二句“少年奇志已昂藏”,则表达了他对友人年轻时候的才气和抱负的赞赏。
第三句“空馀诗律知谁敌”,暗示了他虽然有才华,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却找不到可以匹敌的对手。这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也是对他命运的感叹。
第四句“欲继家声失所望”,则是表达了他想要延续家族的声誉,但是却感到失望和无奈。这句话透露出了他对家族的期望和责任,也反映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
第五句“作赋曾惊祢衡俊”,则描绘了他曾经作赋震惊过祢衡的情景。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赞美,同时也揭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第六句“行歌不见接舆狂”,则是描绘了他不看到像接舆那样狂放的行为。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友人行为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友人的担忧和忧虑。
最后一句“临终一念归空寂”,则是表达他临死之前的一个念头,就是回到空虚寂寞的地方,而不是去追求学问和功名。这句诗透露出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揭示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才华、命运、行为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惋惜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