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瓦鳞鳞接近郊,青青衿佩得同袍。
欣闻庠序儒风盛,不见桑榆太白高。
鲁国已观沂上舞,汉朝应货蜀中刀。
献酬济济升平事,泮水从今有弁髦。

这首诗描绘了县学的景象,展现了儒风盛况,以及泮水学子的风采。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析:

  • 碧瓦鳞鳞接近郊,青青衿佩得同袍。

  • 碧瓦(青瓦): 指的是房屋的屋顶是青色的。

  • 鳞鳞(形容众多、密集的样子):形容瓦片排列得很整齐。

  • 郊:郊外。

  • 青青:形容衣带的颜色。

  • 衿佩:古代学生戴的帽子和佩带。

  • 同袍:同学或同伴。

  • 欣闻庠序儒风盛,不见桑榆太白高。

  • 庠序:古代学校名。

  • 儒风:儒雅的风气。

  • 桑榆:指夕阳西下。

  • 太白:金星的名字,这里借指太阳。

  •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儒学兴盛的欣喜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夕阳西下、青春不再的感慨。

  • 鲁国已观沂上舞,汉朝应货蜀中刀。

  • 鲁国:古国名,这里代指儒家学派。

  • 沂上舞:指沂蒙山地区民间舞蹈。

  • 汉朝:古国名,这里借指汉朝时期。

  • 货:交换、贩卖。

  • 蜀中刀:指四川地区的刀具。

  • 赏析:这句描绘了鲁国和汉朝的文化繁荣,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当地文化的赞赏。

  • 献酬济济升平事,泮水从今有弁髦。

  • 献酬:古代宴会上互相敬酒表示敬意的行为。

  • 济济:形容人多且整齐的样子。

  • 泮水:古代指学校门前的池塘,后泛指学校所在地。

  • 弁髦:古代男子的发型,即冠帽。

  • 赏析:整句表达了泮水的学子们将继承儒家文化,发扬光大,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