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持橐侍君轩,误剖麟符去日边。
暂解尘缨寻紫府,愧无棠荫在螺川。
羲之诏郡难为政,邴曼辞官不待年。
等是飘零江海客,只应同病自相怜。
诗句原文:
三年持橐侍君轩,误剖麟符去日边。
暂解尘缨寻紫府,愧无棠荫在螺川。
羲之诏郡难为政,邴曼辞官不待年。
等是飘零江海客,只应同病自相怜。
注释:
- 三年持橐侍君轩:这里的“三年”指的是时间长度,即三年的时间,而“持橐”则是指拿着行李,通常用来比喻为官或出使。”侍君轩”可能是指在某个官员的府邸中服务。
- 误剖麟符去日边:这里的“麟符”可能是指帝王授予官员的符节或者令牌,象征权力和职责。”误剖”可能意味着某种错误或意外的发生。”去日边”则可能指的是官员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前往朝廷或者其他地方工作。
- 暂解尘缨寻紫府:“尘缨”可能是指世俗的束缚,”紫府”是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更高的理想。
- 愧无棠荫在螺川:”棠荫”指的是大树枝叶茂盛,为树下的人提供遮蔽,这里可能用来形容自己没有为他人提供帮助或者支持,”螺川”是一个地名,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环境或背景。
- 羲之诏郡难为政:羲之可能是古代的一位著名书法家或官员,”诏郡”是指皇帝的命令或指示,可能意味着这个职位的责任重大且难以完成。
- 邴曼辞官不待年:”邴曼”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辞官”是指辞去官职,”不待年”表示不需要等待特定的日子,可能意味着他决定立即辞去官职。
- 等是飘零江海客:这里的”江海客”可能指的是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人,他们像江海中的船只一样,随时都可能遇到风浪,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
- 祗应同病自相怜:这里的”祗应”可能是指只是,仅仅是,”同病”可能是指共同遭遇某种困境或疾病,”自相怜”则表示相互同情或怜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李正民在不同时期的经历和情感变化,展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辛酸。诗中多次使用了”误”、”愧”等词语,表达了他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或无法给予他人帮助的遗憾和自责。同时,诗中的”紫府”、”螺川”等意象,也暗示了他渴望逃离尘世纷扰,寻找更高境界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深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