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山高断旅魂,可堪云水隔烟村。
分甘赖有东屯稻,托赠初无西瀼园。
淮上纷纭鼙鼓震,海隅络绎羽书奔。
何时却得同樽酒,弟劝兄酬笑语喧。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明确题干要求和答题方向。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的鉴赏能力。题干的提示为“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因此,首先要理解诗意,然后要把握诗的思想情感,最后要对全诗进行赏析。
(1)
首联:“木落山高断旅魂,可堪云水隔烟村。”诗人用“木落”点明季节,“山高”点明时间;用“断旅魂”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悲凉之感。“可堪”两字更是表现了作者对于故乡的眷恋。“云水”、“烟村”写出了故乡的遥远和陌生,也更增添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颔联:“分甘赖有东屯稻,托赠初无西瀼园。”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东屯稻”指的是在山东种下的稻谷,而“西瀼园”则是指四川的园子。“分甘”二字暗指诗人与弟弟之间的感情深厚,他们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彼此都把对方当作知心朋友。
(3)
颈联:“淮上纷纭鼙鼓震,海隅络绎羽书奔。”诗人描绘了战争的景象,通过描写战乱带给人民的痛苦,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之情。“淮上”、“海隅”分别指代淮河、大海之滨,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战争的画面,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战争的憎恶。
(4)
尾联:“何时却得同樽酒,弟劝兄酬笑语喧。”诗人用“却得同樽酒”表达出了自己渴望早日结束战争的愿望,希望与亲人团聚。“弟劝兄酬”则表明了兄弟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笑语喧”则表现出了一家人团聚时的温馨场景。
【答案】
示例:秋日,木叶飘零,群山苍翠欲滴,一片萧瑟之气。此时,我不禁想起家乡的山水,想到那片熟悉的土地,以及那些久别的亲人,心中不免有些伤感。“断旅魂”一词,道出了我的忧愁之情。“云水隔烟村”一句,更显得我孤独无助,仿佛被无情的风雨所阻隔。
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我寄望于遥远的故乡。我期待着在东屯的稻田里,品尝到丰收的果实;我期待着在西瀼园中,享受那份宁静和安逸。这些期盼都寄托于那遥远的故乡,寄托于那片熟悉的地方。
淮河之上,战火纷飞,烽烟四起。海角天涯,战报不断传来。这些景象让我感到无比痛心。我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也无法承受这样的痛苦。我期望有一天能够回到故乡,过上平静的生活。
在战争的阴云下,我们只能以酒会友,互相慰藉。我们畅谈往事,笑语盈盈。虽然我们不能在一起度过每一个时刻,但我们的心却紧紧相连。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