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从昔蔼英猷,蚤步亨衢孰比俦。
四坐俊翘环策府,一时名位冠瀛洲。
九苞丹凤标文采,五总灵龟擅智谋。
东观退朝何所似,广文诗健欲凌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注释】

家学:指家族世代相传的学问,这里指读书。

儒林:泛指学术界;儒,儒家学派。

蔼英猷:形容儒者英明。蔼:形容人仪容端庄。

蚤步亨衢:早步于朝廷之中。蚤:早、先。

孰比俦:谁可与之匹敌。孰,代词,相当于“谁”。

四座:四周的人。

俊举:才华出众。

策府:指文官的办公处。

一时名位冠瀛洲:一时之间,名望和权势都超过四海。冠,居首,这里是称王的意思。瀛洲,传说中海上三神山之一,在北海中。

九苞丹凤:比喻有文采,像凤凰一样。九苞,喻为多,比喻文章辞藻华美。丹凤,传说中的一种鸟,赤色,五彩,鸣声如歌,这里借指文章。

五总灵龟:比喻有智谋,像龟一样的长寿。五总,指《尚书》中的五典,即常典、训典、典礼、制典、刑典。灵龟,传说中能知吉凶的动物,这里指聪明智慧,能预知祸福。

东观退朝:指汉代东观的学士们退朝以后的情况。东观,汉代宫中藏书之所,以收藏国家藏书而闻名。

广文诗健:广文生善于作诗。广文生,指广文学士,汉时博士弟子的称号。

欲凌秋:想赶超秋天的景色,比喻志向远大。

【译文】

儒林从昔英明,早步朝廷之门,谁与比肩?

四周才子俊翘环绕着文官的办公处,一时之间名位冠绝四海。

九苞丹凤标扬文采,五总灵龟擅其智谋。

退朝后广文生善于作诗,想赶超秋天的景色,志向远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答诗。诗人在诗里首先赞美了同道中人的学问,然后通过对比的方法来衬托自己。

开头两句“儒林从昔蔼英猷,蚤步亨衢孰比俦”,意思是说:自从儒家学说兴起以来,我辈中就有英明之人。他们很早就步入仕途,谁能与他们在仕途上并肩呢?“儒”指儒家学者,“英猷”是指英明的谋划。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儒术兴起以来就有英明之人。他们很早就步入仕途,谁能与他们在仕途上并驾齐驱呢?这一句是说,自从儒学兴起以来,就有很多有才干的人进入仕途,但谁又能与他们并驾齐驱呢?

第三句“四坐俊翘环策府”,意思是说:周围都是杰出的人才围绕着文官办公处。“四坐”是指四周的人才,“俊翘”是杰出之士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周围都是杰出的人才围绕着文官办公处,谁又能与他们并肩呢?

第四句“一时名位冠瀛洲”,意思是说:一时间名望和权势都超过了四海。“名位”是名声和地位的意思,“瀛洲”是指传说中的海中三座神山之一的蓬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时间名望和权势都超过四海,谁又能与他们相媲美呢?这一句是说:一时间名望和权势都超过了四海,谁又能与之相媲美呢?

“九苞丹凤标文采”,意思是说:文章像九苞丹凤一样,标扬着文采。“九苞”是多的意思,“丹凤”是红色的凤凰,“标文采”就是写文章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文章像九苞丹凤一样,标扬着文采。

第五句“五总灵龟擅智谋”,意思是说:五总灵龟擅长智谋。“五总”是《尚书》中五典的意思,这里指国家的典籍,“灵龟”指乌龟,“擅智谋”就是有智慧谋略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五总灵龟擅长智谋。

第六句“东观退朝何所似”,意思是说:退朝以后广文生善于作诗,想赶超秋天的景色,志向远大。“东观”是指汉代的太学。“退朝”是指皇帝退朝以后。“广文生”指广文学士,是当时的一种官位名称。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退朝以后广文生善于作诗,想赶超秋天的景色,志向远大。

第七句“欲凌秋”,意思是说:想赶超秋天的景色,志向远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赶超秋天的景色,志向远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同道中人的赞赏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