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隐隐马骎骎,重到燕山感念深。
水陆共时同偃薄,云途今日异升沉。
青山岂乏归耕路,白发难忘报国心。
木落雁飞秋复尽,惘然怀抱寄幽吟。

【译文】

扁舟隐隐,马儿蹄声阵阵。重到燕山,感慨良多。水陆交通,同在一地;仕途升沉,今日不同。青山绿水,难道没有归耕之路?白发苍苍,难忘报国之心。木叶飘落,大雁南飞,秋天已尽,我惆怅满怀,寄情于诗。

【赏析】

这首《寄沈和仲侍郎》,是一首送别之作。首句写景,二、三两句抒发感情,最后两句寄寓了作者的感慨。

“扁舟隐隐”,点出自己此次出行的行踪;“马骎骎”则是形容自己的坐骑。一个“隐隐”,一个“骎骎”,既写出了诗人的行程之远,也写出了自己此行的匆忙。这一句,看似寻常,实则意味深长,它暗示着诗人此次出行,非同一般,有其特殊的意义。

“重到燕山感念深”。诗人此次来到此地,自然不能忘怀曾经在此地度过的那些日子,那些与沈和仲共度的时光,那些共同经历的风雨与坎坷,那些一起奋斗过的日日夜夜。所以,当再次来到这里时,心中难免会涌起一种深深的感慨和思念。这种感受,既来自于对过去的怀念,也来自于对未来的期待。

“水陆共时同偃薄,云途今日异升沉。”这句诗的意思是: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在同一时间,共同经历了艰难困苦的旅程;然而,今天的仕途却与往日不同,有的人能够青云直上,而有的人则可能遭遇贬谪。这里,诗人用“偃薄”、“升沉”两个词来形容仕途的变化,既形象又生动。

“青山岂乏归耕路,白发难忘报国心。”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现在我已经年老体弱,但是我心中依然怀揣着报国之志。这里的“归耕路”可以理解为归隐之地,也可以理解为回归的道路。而“报国心”则是指为了国家利益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以及对自己职责的坚守。

“木落雁飞秋复尽,惘然怀抱寄幽吟。”这是整首诗的最后一句。这句诗的意思是:树叶已经飘落,大雁已经飞走,秋天也已经过去。面对这样的景色,诗人不禁感到有些迷茫和无奈。于是,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中,通过诗歌抒发心中的哀愁和无奈。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也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这首诗,不仅向朋友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也向读者传达了他对国家的深深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