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对策大明宫,曾见挥毫气吐虹。
楚客才华推宋玉,汉儒文赋许扬雄。
漳滨墓木皆成拱,洛汭池台半已空。
经济才高英概尽,感恩垂泪向东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以及写作手法的理解和掌握。此题考核考生理解诗歌的能力,侧重情感态度和思想意识。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等,每项都要涉及。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准确把握主要诗句的意思,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同时还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进行分析。

“李希中祉”即李希仲,北宋名臣、文学家,字公择,号安仁,成都新繁(今属四川)人。“故门下侍郎邦直次子有文章器业”一句,说明是李邦直的儿子。“尝任淮南两浙转运使及江淮发运使”,说明他曾任两淮、两浙转运使及江淮发运使等职。“靖康元年三月”,靖康元年为公元1126年,三月即三月。据此推断,诗应作于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仆寓维扬游开元寺见公题名感概成诗”,开元寺位于扬州城西,是唐代著名的佛寺。据此推断,这首诗应该是诗人到扬州后所作。开元寺内有大乘经阁,内壁嵌有唐代开元年间刻制的《大云经》石碑,碑上刻有“开元寺”三个大字,是开元寺的正额。

“当年对策大明宫,曾见挥毫气吐虹”两句,是回忆李邦直年轻时在殿廷上应对策论的情景。当年指李邦直少年时,曾与皇帝在殿廷上应对策问;大明宫指唐朝的长安城,这里指皇帝的宫殿。当年对策,是指李邦直少年时曾在朝廷殿廷上回答皇帝所提出的问题。据《宋史·李邦彦传》,李邦彦幼孤力学,善《春秋左氏传》,举进士,授将作监簿,迁秘书省正字,累迁右司员外郎,知制诰。因父事蔡京,拜翰林学士。靖康元年,召赴行在,拜同知枢密院事,兼权户部尚书。二月,金兵攻汴京,京城陷落。三月,徽宗、钦宗被俘北去。四月,金兵掳徽、钦二帝北去。七月,金兵南归,李邦彦随从北去。十一月,还朝复职。十二月,金兵再次南侵,李邦彦奉旨出守陈州。次年正月,金兵又至陈州。六月,李邦彦奉诏班师。十月,金兵围蔡州。十一月,金主完颜亶称帝,国号大金。十二月,完颜雍废掉金主亶自立。李邦彦奉诏起复,拜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进封魏国公。李邦彦为人阴险奸诈,谄事金人以求富贵。因此遭到大臣们的反对而罢相。这几句诗反映了李邦彦早年的才华和学识,同时也揭示了他的为人处世之道。

“楚客才高推宋玉,汉儒文赋许扬雄”两句,是说李邦彦才华出众,可与宋玉和扬雄相比。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屈原弟子,楚怀王时曾任大夫。其作品多描写男女情爱,以香草美人为喻,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后人合其所著《九辩》、《登徒子好色赋》等篇为《楚辞》一书。宋玉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扬雄(前53—18),西汉思想家、散文家、辞赋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著有《方言》、《法言》等著作。《汉书·扬雄传》称其“博通坟典百家之言”。扬雄的《长杨赋》《甘泉赋》都是汉代辞赋的代表作。扬雄的文章气势恢弘,笔力矫健,辞藻华丽,富于变化,开后代骈文之先声。这两首诗赞扬了两位古代文学家的卓越才能。

“漳滨墓木皆成拱,洛汭池台半已空”二句,写李邦彦晚年的寂寞凄凉之情。漳滨指漳水边,洛阳东郊名胜之一。洛河入黄河之处,有洛汭亭。据《晋书·索靖传》,索靖字休昭,敦煌人。少受学于张轨。入张轨幕府。轨卒,袭位为凉州刺史。索靖居官清正,不事豪右,以疾辞官还乡。死后葬于洛汭亭旁。“洛汭”指洛水入黄泽的地方,洛河南岸名胜之一。据《晋书·索靖传》,索靖死后葬于洛汭亭旁。“漳滨”“洛汭”都是当时著名的风景名胜之地,也是许多文人骚客游览、吟咏之地。据《晋书·索靖传》,索靖去世后,友人送葬者千余人,并为之立碑铭志。据《晋书·索靖传》,索靖死后葬于洛汭亭旁。这两句诗反映了李邦彦晚年的寂寞凄凉之情。

“经济才高英概尽,感恩垂泪向东风”二句,是诗人对李邦彦生平经历的感慨。“经济才高”指李邦彦治理国家有方;“英概”指英明卓越的才能;“东风”指春风,这里代指春天,也借指春天来临。诗人认为李邦彦虽然有很高的政治才能和卓越的才能,但是由于受到金人的侵略,被迫离开中原而流落江南,如今只能含泪怀念北方故土了。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扬州开元寺看到李邦彦题名后所作。

第一句“当年对策大明宫”,写李邦彦年轻时曾到过大明宫(即长安),面对皇帝,从容应答。“曾见挥毫气吐虹”,描绘李邦彦挥毫泼墨时那种气势磅礴的场面。“楚客”四句,赞颂李邦彦才华出众,学问渊博,能与宋玉、扬雄相提并论。宋玉是屈原的学生,楚怀王时的令尹,楚辞是他的代表作。扬雄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他的辞赋风格宏伟壮丽,富有变化,开创了后世骈文的先河。诗人称赞李邦彦的才华与他们相当。接着,“漳滨”四句,感叹李邦彦晚年的孤独寂寞,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惋惜之情。“洛汭”二句,赞叹李邦彦治理国家有方,英明卓越。最后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李邦彦的敬仰之情和对他一生遭遇的惋惜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