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钟列鼎心无累,茹糗羹藜乐亦全。
解把穷通为一致,此生何处不超然。

【解析】

题临济所居:临济是慧能的法号,这首诗写的是他居住时的情景。鸣钟列鼎:指豪华的饮食。心无累:指心境清静。茹糗羹藜:指粗食淡饭。乐亦全:指生活简朴而快乐。解把穷通为一致:指对名利看淡,与贫富贵贱无关。此生何处不超然:指人生的境界高远,哪里都像临济寺一样清净、超脱。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寺庙里的生活,从物质上来看,他过着“鸣钟列鼎”的生活;从精神上来说,他却过着“茹糗羹藜”的生活。这种“穷”和“通”的反差,反映了他对荣华富贵的淡泊态度。最后一句“此生何处不超然”表现了他的旷达胸襟,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

【答案】

译文:鸣钟列鼎却心无牵挂,吃粗粮喝清水也感到快乐。解除了名禄利禄的羁绊,世俗功名与我毫不相干。我追求的是内心的清净,哪里都像临济寺一样清净、超脱!赏析:这首七绝诗以“临济”作为题目,写的是他居住在寺庙中的一些情景。前两句“鸣钟列鼎心无累,茹糗羹藜乐亦全”,写住持的庙堂之盛,以及住持本人的生活状态。首句中“鸣”、“列”二字,写出了寺院的庄严肃穆和香客络绎不绝;“斋饭”、“菜羹”等字句,写出了住持生活俭朴,饮食清淡;“心无累”三字,写出了住持心地坦荡,不为物欲所累;“茹糙羹藜”四字,写出了住持安贫乐道,不图享受。第二句“解把穷通为一致”,“解”就是“解除”,意即放下。“穷通”一词,本意指穷困与显达,这里指贫富贵贱。“为一致”是说对穷通看得开,与贫富贵贱无关。第三句“此生何处不超然”,意思是说,我这一生到处都能过得自在,不受任何拘束。最后两句“此生何处不超然”的意思是说,我追求的是心灵的超脱,哪里都像临济寺一样清净、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