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人作蜀官,万里溯惊湍。
地俗虽云异,民情想一般。
智明终戒察,政惠不须宽。
前史多循吏,乘闲更熟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诗中主要描述了吴人到蜀地任职的情况,以及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1. 送何秘丞(赠何秘丞)——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何秘丞的敬意和祝福。
  2. 吴人作蜀官(吴人担任蜀地官职)——这里的“吴人”指的是江南一带的人,他们来到蜀地担任官职。
  3. 万里溯(逆流而上)——逆流而上,形容距离遥远。这里指的是吴人在蜀地任职的路途遥远。
  4. 惊湍(湍急的水流)——湍急的水流,形容江水湍急。
  5. 地俗虽云异(虽然风俗不同)——虽然两地的风土人情有所不同。
  6. 民情想一般(但人民的心意相同)——这里的“民情”指的是人民的心情、意愿。尽管两地的风俗有所不同,但人民的心意却相同。
  7. 智明终戒察(明智的君主最终会警惕过于严厉)——这里的“智明”指的是明智的君主,他最终会警惕过于严厉的治理方式。
  8. 政惠不须宽(政治上的恩惠不需要过于宽纵)——这里的“政惠”指的是政治上的恩惠。政治上的恩惠不需要过于宽纵,而是要适度。
  9. 前史多循吏(前朝史书上有很多贤能的官吏)——这里的“循吏”指的是贤能的官吏。前朝史书上有很多贤能的官吏,他们以公正廉洁著称。
  10. 乘闲更熟看(闲暇之余可以仔细阅读)——这里的“乘闲”指的是利用空闲时间。闲暇之余可以仔细阅读前朝史书上那些贤能的官吏的故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这首诗通过对吴人和蜀地人民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治理的看法。他认为明智的君主应该警惕过于严苛的政治手段,而政治上的恩惠也不需要过于宽纵。同时,他也赞赏前朝史书上那些贤能的官吏,认为他们以公正廉洁著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