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未摇金草未芽,寻幽逸兴属诗家。
不辞山下五六里,为爱枝头三四花。
喷月清香犹吝惜,印溪疏影恣横斜。
固应羞涩怯寒峭,结子成阴已有涯。

【注释】

探梅:即《梅花》,咏梅的诗篇。柳未摇金草,指早春时柳条尚未发黄,梅花还未开放。寻幽逸兴属诗家:意谓诗人在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同时激发了诗情。五六里:指山脚下到山上六七里的路途。为爱:因为喜爱。喷月清香犹吝惜:喷出月光般的芳香,还舍不得吝惜。印溪疏影恣横斜:指梅树上的倒影映在小溪中,随意横斜。固应羞涩怯寒峭:当然害羞得畏缩寒冷。结子成阴已有涯:意思是说梅花虽然还没有开,但它已经可以结出了果子,并且已经有枝头遮荫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初春时节,登山赏梅时写下的。诗中描绘了梅花的风姿,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首句中的“柳未摇金草未芽”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同时也暗示了作者此时的心境——他还没有开始欣赏梅花,还在等待中。

第二句“寻幽逸兴属诗家”,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情,他在寻找幽静、超脱的地方,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这个场所就是梅花盛开的地方。这里的“诗家”也是指诗人自己,表明了他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这个场所上。

第三句“不辞山下五六里”,表现了诗人对于距离的态度——他并不在乎距离的问题,只要有梅花存在的地方他都会去欣赏。这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

第四句“为爱枝头三四花”,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于梅花的喜爱。他不仅看到了梅花的美丽,而且还感受到了它的香气,这是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享受。

第五句“喷月清香犹吝惜”,表现了诗人对于梅花的一种特殊感情—怜惜。他认为梅花的香气是如此的珍贵,以至于它都舍不得吝啬。这种感情是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也是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珍惜每一刻的美好。

第六句“印溪疏影恣横斜”,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一种赞美——它的影子在小溪中显得如此的随意,如此的洒脱,仿佛在告诉人们,即使生活再艰难,也要像梅花一样坚韧不拔。

最后一句“固应羞涩怯寒峭,结子成阴已有涯”,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一种期待——期待着它能够结出果子,结出果实来遮蔽自己的枝叶,这是一种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生命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